家裡一定要有佛堂嗎?供養的時候供品要怎麼準備?供養跟布施有沒有什麼禁忌?
供養,是佛陀為後代弟子們設立的一種入門、簡單的植福方式。更具體來說,釋迦牟尼佛過去世的一切修行都是在實踐佈施、而大乘菩薩的一切修行也是在實踐供養,因此,瞭解供養的「正確」意涵,可以說是成佛道路上的第一門課程。

佛法中的供養法
現今的「供養」,大多流於民俗的禁忌、規定,或是金錢的交易與需求,極少關注於真正的「供養」之意涵,以及「供養」對於淨化我們內心、豐富我們生活有什麼關係。不了解其真正的意涵與操作方式,容易讓我們事倍反而功半。
羅卓仁謙佛學平台,秉持推廣「有據、可信」的佛法,透過教(經論引據)理(邏輯推導)的過程,來向你介紹「供養」在佛法中的重要性,以及正確的心態和方式。懂得正確的供養方式,就能不拘束於「戰術上」的要拜什麼供品、念幾次什麼、幾點做什麼等等技術性上的禁忌,反而掌握「戰略上」的「供養核心」,讓我們的修行道路得心應手。
《課程大綱》
一、供養:獨覺的故事。
二、印度教時代的供養。
三、供養與讚嘆的關係。
四、佈施的意涵。
五、佈施的層次。
六、佈施與供養的異同與意涵轉移。
七、供養對象的廣義化。
八、供養意涵的廣義化。
九、供養方式的廣義化。
十、供養與祈請的關係。
十一、供養物的類別。
十二、密法的儀軌觀。
十三、供養物的統整。
十四、五供。
十五、六供。
十六、七供。
十七、八供。
十八、附說供養物。
十九、虛空藏陀羅尼。
二十、供養濃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