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的佛像可以拜?一定要拜佛像嗎?一定要念經嗎?家裡一定要有佛堂嗎?佛堂有沒有什麼方位禁忌?
佛法是無神論者,那為什麼我們會有這麼多的佛、菩薩呢?他們扮演的是什麼角色,要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發,我們該怎麼正確的看待他們?

三寶所依:佛像、佛經與佛塔
學佛的人,有兩種簡單的心態差異:一種是希望自己未來也能覺悟、一種是希望那個雕像、塑像來救助我們。但是,如果不了解佛像、佛經、佛塔與我們的關係跟扮演的角色,那我們很容易會感到很錯亂:佛法說一切相皆是虛妄,卻又這麼重視佛像的存在,我該怎麼「看待」呢?
從佛像發展的歷史、我們才能了解佛像對我們的價值是什麼,以及如何透過正確的供養方式、角色關係與看待,來使自己得到利益。羅卓仁謙佛學平台,秉持推廣「有據、可信」的佛法,透過教(經論引據)理(邏輯推導)的過程,來向你介紹佛像、佛經與佛塔,在佛法中的角色以及歷史發展,特別是要如何去選擇這些象徵物等等。
了解這些象徵物對我們的意義,佛弟子才能在供養佛像時,沒有壓力、擺脫民俗的禁忌,但又得到最大的加持與啟發。
《課程大綱》
一、如來崇拜。
二、遺骨崇拜。
三、舍利與「界」。
四、造塔標準。
五、大乘興起的根本:塔廟、佛身。
六、象徵物崇拜。
七、佛像崇拜。
八、史上最有名的佛像。
九、佛經崇拜。
十、文字為主的修行。
十一、兩種舍利。
十二、抄經造塔修行。
十三、造像經典。
十四、佛像裝臟、開光、發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