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知識

「十二緣起」中的「觸」緣起與療癒

 

頌缽,芳香,精油,種種泛靈學的文化現在大行其道,很多佛弟子也或多或少會接觸到它們。當然,透過這些方式來讓自己的身體、內心、感受與情緒得到暫時的療癒,的確很有幫助。

然而,如果不了解這些體驗與佛法修行的差異與關係,就容易掉入「一力排斥」或「認為兩者一體」的兩種極端中;所以,了解佛法的觀點如何看待這些療癒途徑,至為重要。

 

事實上,佛法認為,這種療癒本質上都是一種「觸」,是人類賴以維生的重要元素(專有名詞稱為「觸食」):它們有很重要的作用,一來是療癒我們的疲憊,二來是長養我們的生命能量,詳情在我的著作《辯經·辯人生》裡面有很完整的討論。

然而,關鍵的問題是,我們往往無法「單純」地享受這些「觸」,反而會用自己的執著去玷污它,這才是佛法修行要預防的,這篇文章關注的是十二緣起中的《觸》緣起。


觸緣起在討論解脫觀上佔有很重要的位置,簡單來說,十二緣起的排序,是一個無明從最頭一路往下發展到最後的過程,就好比一顆石頭從喜馬拉雅山上的河流丟下來,一路流到出海口的過程。它描述的是一個縱向過程,但不是關鍵過程。

所謂的關鍵過程,意指到底「無明」與「愛」這兩股力量是在何處產生作用?這個概念的完整描述,請參考我的著作,不過此處我們可以簡單說一下佛法解脫觀的核心論點。

 

原始佛法認為,所謂解脫意指不再轉世,那到底是什麼在逼迫我們轉世呢?是死前的「愛」,也就是對自身的執著驅使的,因此終止愛的運作,就能停止轉世。
但問題是,要如何終止愛的產生?佛法認為,基礎上,我們之所以有我愛,是因為我們有「我執」:我們傾向於認為,這個身體是一個完整的群體,裡面有一個主宰者存在,此即上說的有我論。因此,修行的目的就是瓦解「有我思想」,方能得到解脫。

為了瓦解有我思想,我們必須培養智慧,方法是用穩定的心智力量去觀察自身,發現自身是由很多部位構成的,就連我們所認為很堅固而整體的「識」,其實也是三合的結果;這樣的觀察過程,就是在觀察上說的緣起。

觀察緣起,能夠讓我們產生智慧,認識無我,得到解脫。

 

然而,為什麼觀察緣起會有這樣的效用呢?這必須先簡單推回到一個佛學理論上來談,就是十二緣起中的中段:「六入、觸、受、愛」,這四者是因果關係,前者產生後者;六入(感官)導致三合,產生觸,觸帶來受,我們對受自然會有「愛」。

這裡要簡單探討的,是這裡面哪些是討厭的必然、哪些是不討厭的偶然,舉例來說:為了停止轉世,「愛」一定是要斬斷的,但是愛基於「受」,受源自於觸,而觸又是感官的自然反應,怎麼辦呢?

 

想像一下,一位已經證得阿羅漢果的人類:他已經斬斷無明,所以不會有愛了,但是他一定會有六入(他還是有眼睛耳朵鼻子的),那有六入就一定有觸,也就會有受;這不是挺詭異的嗎?有六入、有觸跟受,但沒有愛,這是為何呢?

在這裡,愛是討厭的必然;但是觸與受是不討厭的偶然,意指有受不一定會有愛;只有在偶然的情況下,才會導致受創造了愛,這種情況就是當「觸」被染污時。

 

再舉個我常舉的例子:當我們遠距離看到馬尾時,看到是一片的,近距離看到時卻是一條一條的;在這個例子裡面,馬尾沒有變、視力也沒有變,唯一變的是距離:距離決定了我們能否看清。

同樣的,在上說的例子中,六入必然產生觸,觸也會產生受,但受會不會產生愛,是受到另外一股力量的影響。這股力量存在時,受就會引生愛,反之則不然。而這股力量,就是無明。
是不是有點混亂?沒關係,我們這邊簡單解釋一下。

 

如上所述,討論無明到愛之間的順序關係時,一般是採流水線的方式來描述它們的前後關係,所以隔得很遠,但是當我們是用日常生活中、解脫觀點中的「關鍵過程」,也就是描述「六入──愛」之間的過程時,它們就不會隔這麼遠了。

簡單來說,我們凡人的感官(六入),產生經驗(識──觸),但這個觸受到無明的沾染,所以它創造有染污的感受、觸發貪愛。

簡單來說,阿羅漢們的感官(六入),產生經驗(識──觸),但這個觸並不受到無明的沾染,所以它創造無染污的感受、所以不會觸發貪愛。

 

讀到這裡,你應該會發現,觸分成兩種:被無明染污的跟不被其所染污的;沒錯,無明真正產生作用的就是這裡。它那「有我論」的思想慣性,會讓我們的觸受到染污,經由觸所投射出的所有經驗都自然而然偏向有我,所以後面的受也會如此認知,自然就會產生愛。

而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減少無明對「觸」的影響,進而根斷這樣的影響,讓觸遠離無明的紛擾(稱為清淨觸),自然地投射出沒有我、只有緣起的真實經驗,這就自然無愛可言。

概言之,原始佛法時代的禪修觀,即是透過智慧來減弱無明:減弱它對觸的染污,自然就會減少對後面一系列的影響;這也是為什麼,就算阿羅漢仍然有根、有識、有觸、有受,但不會有愛:其觸是沒有被無明所玷汙的觸,因此引生的受也不是污染的受。
 



回列表頁

相關熱門文章

訂閱電子報

訂閱羅卓仁謙電子報,一同加入上萬位朋友了解佛學知識、佛教儀式或佛法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