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提木叉跟犍度部、也就是羯磨法,構成了戒律的根本;波羅提木叉是規範個人的戒條,犍度部是團體中的授權儀式。而這兩項制度之間,還有著一項關係串連:淨化戒律。
當代的佛教論述中,不難發現與現代不盡相同的女性定位。佛教經典、僧團中對於男女之間的種種詮釋;然而,這些觀點是如何產生的呢? 理解佛陀時代的女性、女性修行者,能令我們在學習是對於各種觀念進行恰當的取捨。
一般較為知名的佛弟子,諸如:舍利弗、目犍蓮、優波離等⋯⋯他們的身份皆為出家比丘。然而,在佛陀的時代、也有不少在家的佛教徒、也就是「居士」。本篇文章將介紹當時社會中,居士的宗教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