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知識

務實的佛教,從打破唯心主義開始。

 

漢傳佛教跟藏傳佛教中,修行的方式非常龐大而廣博,以致許多人容易對原始佛教、小乘佛教的修行方式感到不屑,自詡為「大乘者」。然而,如果對於毫無爭議、由佛陀所親口教導的「樸素」修行次第沒有認識,那更何況是廣博的修行技巧呢?

這裡原始佛教古樸修行次第的文章,關注的是十二緣起中「受」緣起。

 

《辯經・辨人生》中我曾提過,五蘊是一切佛法語言的根本,它描述的是我們的經驗是如何構成的:

 

1.色蘊:指的是外在的境與我們內在的感官(根),當根和境相遇時,稱之為「觸」,就會產生:

 

2.受蘊:也就是「感受」,此處的感受指的不是我們所說的「感覺」,而是一個投射結果。比如眼睛看到桌上的鑰匙(根觸境)時,在我的腦海中投射出一個「鑰匙」的影像,此即「受」。

 

3.想蘊:當感官投射出影像後,我們會做的下一件事情是「貼標籤」,專有名詞稱為「取相」。比如看到鑰匙後,我腦海中自然下一個標籤「這是鑰匙」、「它是藍色的」、「它有一個鑰匙圈」,這些都是「取相」。

 

4.行蘊:想蘊之後的「所有」心理活動,都稱為「行蘊」。其主體是「思」,《大乘廣五蘊論》認為思心所的定義是:
「云何思?謂於功德、過失及以俱非,令心造作;意業為性。此性若有,識攀緣用即現在前,猶如磁石引鐵令動。能推善、不善、無記心為業。(思心所,就是用心去分析對象的好處、壞處等一切特質。只要思心所存在,那內心就會積極地去介入對境,讓內心的所有行為開始轉動。)」

概言之,內心的所有活動,都可歸類在「思」之下。

 

5.識蘊:此處的識蘊,指的是去歸納受、想、行三蘊的掌握者,但其確切定義較難以一言敝之,故此不論。

我們會發現,「受蘊」是一個連接者:它連接了外在的色,轉向內在的心;同時,它還是內在的「心」之一切行為:貼標籤(想)、想東想西(思),乃至回憶、憂愁、顧慮、擔心等的基礎與源頭。

 

所ㄧ五蘊是物理現實,談的是到底人的經驗、煩惱、妄念與轉世等等「如何產生、如何運作」,在了解物理現實後,下一個重點就是:我們要如何走向覺悟。

在部派佛法時期的《大毘婆沙論》,主張將佛陀所提出的一切「覺悟階梯」架構成一個完整的架構,共有三十七個過程,稱為「三十七菩提分」,依序是: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

其中,四念住至為重要,經典上認為,四念住等於一切修行:「復何處說所緣念住耶?答:如契經說:『若有說,一切法,即四念住,是為正說。所以者何?具足攝受一切法者,唯四念住。何等為四?謂:於身循身觀念住,乃至廣說。』」

 

用更簡單的話來說,依照早期佛法(原始佛法—部派佛教),所有修行者的禪修過程至為簡要:

一、持戒
二、練習出入息念(安那般那念):培養出禪那(此即禪定、禪、定學,意指初禪以上的穩定心理狀態。)《雜阿含經》中說:「何等為一法?謂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能令四念處滿足。」
三、練習四念住:這分成關注各別的四念住(別相念住位)與四念住(總相念住位)整體。

 

當我們對於四念住整體的觀察穩定而深入,就會登上「聖位」,超越輪迴。

可見,四念住是極為重要的佛法修行技巧。此「四」指的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討論四念住的經典,現以南傳佛法的《大念住經》最為有名,其中描述了四念住的順序與細節,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網參閱。

 

概言之,這四者的順序是「由淺到深」、「由外到內」、「由粗到細」的過程,讓我們內心越來越趨向內在觀察,使禪修者的觀察力提升,並得到更穩定的正知與正念。其中,「受」所扮演的角色正如前所說,是外在的「身」跟內在細微的「心」和「法」之間的連接者,應此觀察與關注自己的「受」,也是許多修持念住者非常適合的入手法門。

 



回列表頁

相關熱門文章

訂閱電子報

訂閱羅卓仁謙電子報,一同加入上萬位朋友了解佛學知識、佛教儀式或佛法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