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知識

無漏的快樂

 

這篇文章關注的是《阿彌陀經》:「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一、無樂──無漏

如果依照原始佛法的語言來看,佛陀所追求的,就是不要再有任何射箭的力士了:當死前的「取」停止運轉,轉世也就會停止,我們就不會有新的存在,不再生、自然也就不再死。

這種不再轉世、無苦(技術上應該也要說無樂)的境界,稱為「涅槃」。梵文中,涅槃一詞是nirvana,意指「超越苦痛」,但這並不是某個地方、某個狀態。我們僅能說,當一個人死後不再轉世,這個狀態就叫做涅槃(專業術語稱之為無餘涅槃)。根據《箭喻經》的記載,曾經有弟子嘗試向佛陀詢問「涅槃之後的狀態是如何的」這一題,而佛陀的答覆則是認為這是不重要、無關於解脫的問題(無記)。

到了大乘佛法之後,淨土論變成主流(淨土論的基礎是佛國論,可以閱讀我的著作《辯經・理性的浪漫》)。雖然無法在此生得到解脫,但行者可以選擇轉世到清淨世界(佛國),下輩子在該地學習佛法,走向解脫。這樣的世界非常多,常見的包括東方妙喜淨土、東方琉璃光淨土、兜率天淨土,以及最為有名的:極樂世界。

 

二、極樂

行文至此,我們應該嘗試用一下上面所說的內容,經由邏輯來簡單分析幾個問題:

如果我們生在極樂世界,我們的存在會是有漏的嗎?如果是的話,那不就還是苦的、不是極樂的嗎?如果不是的話,那麼我們前往極樂世界的生命動力是什麼呢?

如前所說,此身之有漏,是因為上輩子轉世時的「取」,因為它有強烈的有漏性格,所以轉世之後的五蘊是有漏的。反過來說,如果我們想知道自己在淨土的身體、這份存在是否有漏,必須去關注的,就是我們前往淨土的生命動力,是否有漏。

往生淨土的動力(因緣)是什麼呢?
不同的經典雖然有不同的主張,但是大致上不超過「念佛」、「唸佛」、「持戒」、「行善」等細目,其中最關鍵、在死前影響我們轉世的,就是「念」了。

 

「念」本身是有漏或無漏?

這無法一言以敝之,因為每個人在「念」的當下,它的「純度」不一。

然而,對於一般的凡夫來說,這份「念」畢竟還是會帶有些許的「有漏情節」,因此其所產生的「果」,也就是轉世到極樂世界的存在,自然就仍會保有些許的有漏。在《開演如來藏論》中,論師用了全髒、半乾淨、全乾淨,來對應凡夫、菩薩與佛,往生淨土的狀態大抵就是菩薩的狀態吧!相對於凡夫,有漏少了不少,但是也不是完全無漏的。

 

既然如此,不能避免的問題是:

極樂世界的存在如果是有漏的話,那不就還是苦的、不是極樂的嗎?

 

這個地方我們必須將極樂世界拆成兩塊來看:外在的環境,以及內在的居民。身為居民,我們是過去世臨終時的「念」促使轉世的,所以雖然清淨許多,但仍然帶有一些有漏。然而,那個國土是由阿彌陀佛的願力所構成,所以那是一個完全無漏的世界,《雜集論》中說:「有清淨世界非苦諦攝:非業煩惱力所生故,非業煩惱增上所起故。然由大願清淨善根增上所引,此所生處不可思議。」

 

正確的說法是,無漏的外在世界(色)與有漏的內在世界(根)兩者接觸(觸)時,自然就會產生「受」,但這個受是擺脫了大部分的有漏特性,所以是「極樂」。

不過,嚴格來說,既然前面提到「有變異性就是苦」,這樣的話,極樂世界的主體、客體存在,都是無常的、都是有變異性的,理應也是苦,不是嗎?

變異性、取、苦,三者的關係,請到《佛法認知史:取》裡搜尋、參閱,並將不理解的部分,作為本月的提問,到表單裡留下來囉!
 



回列表頁

相關熱門文章

訂閱電子報

訂閱羅卓仁謙電子報,一同加入上萬位朋友了解佛學知識、佛教儀式或佛法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