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知識

從佛法觀點看求神拜佛

 

民俗信仰強力倡導求神拜佛的功效,而我們往往為了滿足此生的所求與欲望而大行此道。

但我們有沒有想過,怎麼以佛教來解釋祈求世間神祇的因果關係?

首先,想必大家都知道「如果我們本身沒有過去所造下的善業、再怎麼樣祈求也不會有結果。」的這個道理,從此我們可以做出一種推斷:
1. 祈請世間神祇不是暫時的安樂的「因」。
2. 祈請世間神祇在某些情況下卻可以產生暫時的安樂。
結論:祈請世間神祇=產生暫時安樂的「緣」。

 

接下來,到底為什麼世間的神祇要協助我們呢?
依照經典上記載,世間的鬼神可以粗分為需要他人布施飲食來滿足、和不需要任何布施的兩種,前者的情況佔了大多數,但這其實有非常多的危險與弊端:
1. 供養需要仰賴我們布施的鬼神並乞求他,這就是種雙方都帶有三毒的交易行為。
2. 儘管看似是透過我們的供養而得到回報,但實際上我們只是提前享受到自己的福報而已,在不新造善業的情況之下無異是寅吃卯糧。
3. 這種供需關係往往會越陷越深:鬼神透過人的供養更加強大、人們透過鬼神的助緣將福報享盡,過程中累積了難以計量的強大三毒。一旦雙方任何一邊命終,其惡果就會彰顯出來,而人道眾生的往往是壽命比較短的一方。
4. 一般的鬼神不過是世間凡夫、幾乎都會將這個過程中長養的三毒會在人們停止供養時轉化為瞋恨,這就是所謂的「反噬」。

用白話來說,就是一個毫無工作能力的小開不停地收買律師修改祖上留下來的遺囑以便揮霍祖產,其結局要嘛是等到揮霍完出不起錢收買這律師的時候,就被其嫁禍所有的責任以總結算、要嘛就是律師違法坐監、小開遼倒街頭,兩人一起完蛋。

 

更有甚者,你覺得一個需要靠人類來布施以滿足其溫飽的鬼神是有多大的能耐呢?

有些人可能會阿Q的說「我拜的是正神,不會有這些問題。」
基本上如果是不需要任何布施的鬼神,看到信徒三毒薰心的醜態,你覺得他會幫你一起造這個惡因嗎?

這篇措詞強烈了些,但是實在看到太多情況令人覺得悲傷,尤其是連理性的佛教都淪喪為民俗信仰的一門選項,實在可惜。

至於佛教認為怎麼創造世間的暫時的安樂幸福,與以上這種流程有什麼差異呢?

 

一般來說,佛教認為創造世間暫時安樂幸福的方式有兩種:

1. 創造福德

這也就是種善因得善果的道理,這個方式相對於祈求世間的神祇除了會少很多連帶副作用之外,同時不會面臨到寅吃卯糧的窘境;新造的善行不但可以作為助緣來成熟過去的善因、同時更是造作了未來善果的種子。

在這個主題上我覺得要特別強調的點有兩個:

首先,一個完整的善行必定得具備良善的動機、付諸行動、結束後感到歡喜、不復後悔四個條件,前面三個依序稱為前行、正行、結行,而後悔則是唯一一個能夠消滅我們過去所造善行的心理狀態。

其次,究竟上來說,這種善行是「有漏的」、仍然會讓我們陷在輪迴的泥濘中,只能帶來暫時的安樂、而無法讓我們完全地超然。

2. 開發福德

這種方式是由如來藏學派所開展出來的實修法門所強調(職業病又犯了XD),而這種實修法門指的其實就是密教。

在密教的發展歷史中,滿足世間的期望是其一直以來都帶有的強大特質,包括所謂的息增懷誅四種事業就是最好的例子。但經過時代的變遷與學派的消長,如來藏「功德本有」思想為密教的四種事業作了全新的一番詮釋,簡單來說就是將這四種事業從世間人汲汲營營的所求轉化成內在功德的展現,當最主要的出世間功德可以相應時、世間功德自然就可以成就。

 

如果以上這段話聽起來像外星文,沒關係,接下來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以台灣民眾、算命老師、電視購物台最熱愛的黃財神為例,修持黃財神法門讓我們能夠富裕的原因是什麼?

其原因並不只是單單種善因得善果而已,而是因為透過修持外在上表徵為黃色的寶生部本尊法門,其究竟作用是轉化我們的我慢成就平等姓智、而暫時效果就是可以開發出本然具足的資糧。

以上兩種方式的差異在於一者是創造所以有限、一者是開發所以無窮,一者是完全有漏所以輾轉輪迴、一者是努力模仿無漏(嚴格來說還是有漏)所以漸漸導向涅槃,而要達到這「模仿無漏」的標準就是在修法前行的發菩提心、正行的空性觀修(別說哪有禪修,觀空咒跟「....空性界中剎那....」就是)、結行的迴向一切眾生來成立,如果前、正、結三行都沒有這樣做到,那所修的那座法就會變成強化我們三毒的一個過程,跟崇拜世間神祇沒有太大的差異,充其量只是崇拜的偶像長得不一樣而已。

這張是法王畫的,看到自己的肚子快跟他一樣有種莫名的感傷XD



回列表頁

相關熱門文章

訂閱電子報

訂閱羅卓仁謙電子報,一同加入上萬位朋友了解佛學知識、佛教儀式或佛法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