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知識

十二緣起中的《名色》緣起

 

與神同行這部電影有一陣子很夯,但裡面第一句話大概就惹火我了,因為他引用一部名為《佛說壽生經》的偽經來論證地獄的存在。
 

總之,搞不清楚「地獄」跟「鬼」的關係之論述大有人在,所以這裡談談正統佛法的「六道輪迴」觀;這篇文章關注的是十二緣起中的《名色》緣起。


眾所周知,佛法認為生命有六種型態、統稱六趣或六道輪迴,這分成三善道與三惡道:前者是天、阿修羅、人,後者則是地獄、餓鬼和畜生。然而,關於這六類眾生的分類差異為何,時常莫衷一是。

 

依照正統佛法的論點來看,六道眾生的具體差異,就是呈現在其「名色支」,具體來說就是肉體特色上。好比現代我們在分類人類時,會依照膚色來分類、依照性徵來分類,同理,六道眾生之間的差異是來自生理的特色,而不是其他特質。

之所以這麼強調,主要原因在於,許多人會以為六道之間的差異是社會型態或是住處的差異。最常見的一種誤會,是認為「地獄」是某個地方,而住在那裡的叫做「餓鬼」,但這其實是將民間陰曹地府的概念給誤植了。根據佛法的說法,「地獄」和「餓鬼」是兩種不同型態的生命,而不是居處跟人民的關係。

要了解這種差異的關鍵方式,就是將這兩個詞推導回梵語:地獄在梵語中稱為「Naraka」,中文翻譯為「捺落迦」,意指「極大苦」。換句話說,這一類的生命並不一定住在哪裡,但其最大的特色,是他們的肉體條件會給他們帶來極為強大的痛苦。

 

舉個有點失禮又不太恰當,但或許較容易理解的譬喻,就是想像地獄眾生擁有極為重度的「異味性皮膚炎」體質:就算他跟我們生活在同一環境,某些東西不會給我們帶來痛苦,但對他們來說則是非常難以忍受的過敏原。
這樣的譬喻並非空口白話,不少論典中的確形容地獄眾生的「感苦能力」特別強烈,甚至就算痛苦而死,也會即刻復活感苦,《解脫莊嚴論》:「一陣涼風刮起,令這些眾生們復活,接著再次被壓碎,週而復始。」(p.137)

相對來說,「餓鬼」梵文稱為「Preta」,意為「有求」:他們大多的生理條件,使他們無法自行得到食物,必須依靠他人的施捨方能滿足。

 

換句話說,六道眾生的差異並非來自住處,而是來自生命形態;更具體來說,來自他們生理上、肉體上、長相上構造的差異。

這也就是為什麼,不少經典裡面提到,只有「人類」有辦法修行。這個原因完全不是「眾生不平等」的問題,而是切切實實地,不同的生命會受其肉體條件的綑綁,以致無法投入修行之中。修行最重要的條件,是「欲」,意即設定一個目標並努力去達成,而這種能力並非所有眾生都有。

 

想像一個年近枯槁,身體充滿病痛的老人家,要他設定一個修行的目標去付諸實踐,非常困難,因為其生理狀況限制了他的心智能力。同樣的,地獄眾生、餓鬼眾生與畜生眾生的肉體狀況,讓他們長久處在本能性的避免痛苦中,無暇顧及「設定目標」一事;除此之外,如果「修行」的定義僅僅是拜拜佛、繞繞塔,這種當然是所有眾生都能做到的,但是要「貫徹這個目標」以求「未來的利益」這個能力,只有人類具有。而且,這並非種族上的歧視,而是生理條件真實的差異所致。
 



回列表頁

相關熱門文章

訂閱電子報

訂閱羅卓仁謙電子報,一同加入上萬位朋友了解佛學知識、佛教儀式或佛法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