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知識

佛陀時代的苦行主義


「覺者」(Buddha)一詞的歷史意涵。

佛陀(Buddha)這個名詞,雖然已成了佛教的專用語,但本來其實是一個普通的名詞,就是覺者的意思、耆那教也使用。

佛陀出現的時代,是傳統的吠陀宗教已失去光輝,取而代之的新宗教權威尚未確立,許多思想家欲在心靈中發現真理,而不斷摸索著的時代。

佛陀年輕時,過著自由舒適而富足的生活。長大成人後與耶輸陀羅結婚,生下一子羅睺羅,但因深深困擾於人生的問題,便於二十九歲時,捨家族而出家,投身於遊行者的行列中。根據傳說,他是在夜半之際,乘愛馬Kanthaka出城。

佛離開了原本的生活圈,去追求他的禪定,這是避世還是叛逆的行為?我們可以去思考避世的定義是什麼?叛逆的定義又是什麼?


佛陀時代諸種禪定的追求:

當時流行的「修行」,也就是「修行禪定」,這種方式有兩類:

苦行主義與修定主義。

苦行主義則是透過折磨身體來解放心靈,不需要訓練心靈就可以得到解脫;修定主義是透過提升心靈的力量來得到解脫,和肉體沒有關係。


兩者的重點不同,一個是著重於肉體,一個是著重於心靈。但不只是這樣,每個思想背後都有許多內涵:

苦行主義是折磨肉體而解放心靈,代表其認為心靈是不需要訓練的,只要解放就夠了;修定主義強調心靈的提升,意味著心靈是需要被訓練的。



回列表頁

相關熱門文章

訂閱電子報

訂閱羅卓仁謙電子報,一同加入上萬位朋友了解佛學知識、佛教儀式或佛法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