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知識

佛沒說過三世因果經

 

我從小就看過不少佛經、佛典故事的繪本,其中一個非常流行的是《佛說三世因果經》。

這部經典很短、很好朗朗上口,對於因果關係有非常具體的描述,甚至將許多罪行對應著各式各樣的貧富差距和身心殘疾。

先說,這當然不是佛陀所說的、明顯是華人偽造的佛經,不過這部偽經所呈現的價值觀,有幾個值得注意的關鍵:

一、因果的可能性與絕對性

如果有在涉獵佛經,那不難發現《佛說三世因果經》中的內容、與另一部經典的內容「非常接近」,這部經典就是《地藏經》。

《地藏經》中記載地藏菩薩勸導世人的過程時,提到:「......地藏菩薩若遇殺生者說宿殃短命報,若遇竊盜者說貧窮苦楚報,若遇邪淫者說雀鴿鴛鴦報,若遇惡口者說眷屬斗諍報。」

當然,我一再強調、《地藏經》本身也是部值得懷疑的經典,至少我是不鼓勵人唸誦;然而,本經中描述的這種「因果關係」,至少還算是不太偏離佛法的因果論述。

因為,這裡的地藏菩薩扮演的角色、是一個「勸世」角色,而不是「因果關係分析專家」角色,所以針對不同人做不同的事情、地藏菩薩予以「勸(ㄎㄨㄥˇ)誡(ㄏㄜˋ)」的意指,並非指出「如此的行為一定會有那樣的結果」,反而更像是一種「可能性的提醒。」

這些勸誡更像是「你不乖的話會被XXX抓走喔」當然、被抓走的「可能性」的確存在、只是可能性的高低問題而已,但這絕對不是「絕對性」。

那麼,誰才是「因果關係分析專家」呢?毋庸置疑的,就是佛陀本佛:一般來說,藏傳佛教中關於「戒律」的文獻開頭,都會頂禮佛陀、特別是頂禮佛陀「一切智人」的面相,因為針對戒律細微的因果關係,的確只有佛陀才能全知。

從這個角度來看,用「佛陀」來為「三世因果關係」背書,就有點缺德了:因為這就完全符合「假新聞」的條件,想讓一個「因果分析專家」為「瞎扯淡的因果」背書。

 

二、三世因果經的致命傷

三世因果經的致命傷,在於它完全不了解佛法的因果理論體系:佛法認為,任何的「業」(行為)在結果時,會從其作用的方式、分成「引」跟「滿」兩種模式(一般稱為「引業」和「滿業」)

引業是一筆又一筆的「角色」,某個引業可能讓人來生有機會投生為人、另一筆引業可能讓人有一世必須投生為餓鬼等等,這種業稱為引業。

滿業則是各類指標,影響某個人身為某個角色(人、餓鬼、天人etc.)後,各類的指標(健康狀況、家庭出身、外貌長相)等的先天樣態。

引業與滿業會交叉影響,但不是一筆統包:有些生命可能引業很好(身而為人)但是滿業不佳(出身貧困),有些生命可能引業有缺(身為先天苦難的生命)但滿業極好(備受疼愛),情況不一而足。

這種「細膩」的因果結構,是佛法因果系統的特色,果斷地說出「只要怎樣就會怎樣」或「「因為怎樣所以怎樣」這種帶有「一因論」特典的論述,本身就背離了佛法的觀點。

因為,佛陀的一切教導,總歸一個詞就是「緣起」,也就是各類事件的互相影響:自然,業因果報的發展過程中,自然也是有許多條件互相影響、才會構成某個結果。

單方面認為「某個單獨的因造成某個單獨的果」這種去脈絡化的因果論、走向「一因論」的觀點,即是背離緣起、自然也不符合佛法的因果論。

 

如果你想認識真正根據佛經上描述的業因果報論述,歡迎來這裡看看 #免費一百堂每堂五分鐘的音頻課:

lodrorinchen.org

這個社團定期也會分享,正確的佛法因果觀與信仰觀: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taretutareture 



回列表頁

相關熱門文章

訂閱電子報

訂閱羅卓仁謙電子報,一同加入上萬位朋友了解佛學知識、佛教儀式或佛法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