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認為,因果論述最容易產生誤解的,就是現代。
現代主張「多元價值」,「善」與「惡」的界限並不是那麼單一與絕對;若然,佛法將「業」分為「善」與「惡」去做價值判斷,難道不是一種「二元對立」的思考模式?
佛法又是憑什麼去這樣給人的行為和思想作價值判斷?
講到這個議題,我就要分享一個之前我跟我朋友的一個對話,這位朋友是一位資深的佛弟子,有一次他問我一個問題:
友:「佛經上說『忍辱的結果是人緣好、眷屬好。』這是怎麼判斷?」
謙:「什麼意思?」
友:「我的意思是......所以如果我修持忍辱,一個很好的伴侶就會來到我的生命中,這樣嗎?」
謙:「哈,原來!我問你喔,XXX(某政治人物)對你來說,會是好人嗎?」
友:「當然不是(我本來就知道他的政治傾向)!」
謙:「但是你也不否認,他對某些人來說是大好人、恨不得是他們的女兒吧?」
友:「.......對啦,沒錯。」
謙:「所以,如果依照你的邏輯:修忍辱的人,『好人』會來到他生命中,但每個人對於好壞的判斷這麼主觀、你這個算法不合理吧?」
友:「對啊!但我就還是在摸索這個結構......」
謙:「我認為,修持忍辱的人、是個相對好相處的人,這一點無庸置疑吧?」
友:「嗯是這樣沒錯。」
謙:「然後是大水庫理論:一大堆人來到這個人生命中時,他這個『好相處』的性格、再加上其他因為修行而產生的品格,會變成一個『篩子』,將能與他相處愉悅的人篩下來、留在他的生命中。
「所以重點是,他養成了一個『過濾朋友/伴侶』的習慣,而這個習慣的結果是、留在他生命中的是『好的眷屬。』
「我認為所有的因果結構都是這樣的:我們說佈施變富裕、持戒變健康、忍辱得善緣,這都是指這個人養成相對的習慣後,會變得『更易於感到幸福』、『更能自制』與、『更能過濾人際關係』」
幸福感提升、自制力提升、過濾人際關係的能力提升,這怎麼看都是幸福的吧?
講這個故事,我想說的是:佛法的「善與惡」標準是務實的,我們以前在佛學院的時候、討論這個超廢:善的定義是「能帶來長期的行動」、惡的定義是「能帶來長期痛苦的行動」。
所以:任何養成良好、有益於身心的習慣,都是「善」,反之則不然。
關鍵在這裡:這裏的「良好」,是客觀數據可以呈現、而非主觀的價值判斷或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