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知識

《瑜伽師地論》中幾關轉世相關概念——(2)死相的明闇

・業力造成「死相」、習慣決定面對的「死心」

  前一次、我們討論「死心」的追述,並且指出《瑜伽論》中強調「習慣」的重要性。

  但是、為何習慣重要呢?

  「若行不善業者,當於爾時受先所作諸不善業所得不愛果之前相,猶如夢中見無量種變怪色相。依此相故薄伽梵說,若有先作惡不善業及增長已,彼於爾時如日後分、或山山峯影等懸覆、遍覆、極覆,當知如是補特伽羅從明趣闇。若先受盡不善業果、而修善者與上相違,當知如是補特伽羅從闇趣明。此中差別者,將命終時,猶如夢中見無量種非變怪色可意相生。若作上品不善業者,彼由見斯變怪相故,流汗毛竪手足紛亂遂失便穢,捫摸虛空翻睛咀沫。彼於爾時有如是等變怪相生,若造中品不善業者,彼於爾時變怪之相或有或無。」

   可見得,習慣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這決定了亡者面對死相的態度、也就是「死心」。「死心」也直接決定了接下來轉世的去處。

 

・死後的去處與判斷方式:降溫方向

   「又將終時,作惡業者,識於所依從上分捨,即從上分冷觸隨起,如此漸捨乃至心處。造善業者,識於所依從下分捨,即從下分冷觸隨起,如此漸捨乃至心處。當知後識唯心處捨。」

  這也是一個現在在佛法圈常用的「判斷方式」、來判斷亡者離世後的去處:如果大體是由頭開始降溫、則亡者墮落,如果大體是由腳開始降溫、則亡者投生善趣。

 



回列表頁

相關熱門文章

訂閱電子報

訂閱羅卓仁謙電子報,一同加入上萬位朋友了解佛學知識、佛教儀式或佛法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