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知識

淨土法門不是淨土宗:真正的一心不亂是什麼意思?(2)

 

二、原始佛法之經:二眾的修行差異
原始佛法,專指佛陀在世時所宣說的經典:要注意的是,佛陀所宣說的經典大致分成兩個法類:

 

1. 佛陀在世時已經成形的經典
所謂佛陀在世時,已經整理的經典,指的是已經被整理好、架構好的經典,這些經典大多稱為法句。佛陀會將其所要傳達的意旨,以固定的字數串成句子,並讓弟子們背誦。
當時的出家人們,大多在睡前、起床後、乃至托缽時「經行」,也就是邊走路、邊背誦法句。最有名的法句不外乎「諸法因緣生」等四句,據說舍利子就是聽到佛陀最早期的弟子之一—馬勝比丘背誦此句,而學佛、出家、開悟。

 

2. 佛陀離世後形成的經典
佛陀在世時所給予的教導,大多是「場合性」、「個案性」,也就是針對特定弟子在特定場合的詢問,給予客製的答案。這些答案在佛陀在世時並沒有被整理下來,而是在佛滅後由弟子們整理的。
關鍵的問題在於,當時整理者、「結集」者只有五百位,可想而知:佛陀的所有經典,並不會完全在此時代結集下來。但由於未經過這些「專家」的認證,其他人所流傳出的經典在後期就面臨到「是否為佛說」的爭議。
總之,此五百位集結者所整理出來的經典、就是所謂《阿含經》,也就是原始佛法的經典。

 

如果觀察原始佛法時期的經典,我們會明確看到佛陀說法有「受眾切割」的表現:針對出家人所說的法、以及針對在家人所說的法。
在《辯經‧辨人生》中,我大致描述到了這樣的脈絡:
(1)佛陀之所以出家,是因為希望可以擺脫死亡。他一開始追求的,是「不死」。
(2)經過六年苦行,他發現輪迴中沒有「不死」之處:只要有生,必然有死。
(3)他開始追求不生、也就是不再轉世。

 

這就是所謂的「解脫」:不再轉世,也是佛陀體悟。他開悟後,教育弟子、特別是出家弟子的主軸,就是如何「不再轉世」。而佛陀所宣說的法教,至為古樸:「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換句話說:正觀—厭離—喜貪盡—心解脫—不受後有(不再轉世),就是原始佛法出家弟子的修行過程。此時的理論還處在極為雛形的型態,因此對於「轉世時」到底發生什麼事情,並沒有細膩、條列的解釋,唯一能夠確定的是,此時已經出現「只要有喜貪(也就是:我愛、求生欲)就會轉世」的論點。換句話說:不再有喜貪、就不會轉世。

 

那,要如何不要有喜貪呢?行者必須有「正觀」,而正觀又源於禪修。這樣的禪修必須高時間成本的投入,這也是為什麼原始佛法時代,佛陀對出家人的要求,幾乎就是要放棄所有消耗時間的世俗行為、甚至不應自己煮飯,都是因為要將所有的時間都投入禪修以培養「正觀」。
 

相對來說,在家人自然就沒有這麼多時間去培養正觀、自然也就很難達到「喜貪盡」等結果。因此,佛陀在原始佛法時代,對在家人的期待不是「不再轉世」,而是「不要轉得太糟」與「轉好一點」。
原始佛法時代,佛陀對在家人宣說的核心法教是「六隨念」、也就是時常憶念六件事情:佛、法、僧,天、戒、施。之所以要隨念這六者,其實就完全是為了「好好轉世」做準備。龍樹論師在給他的好友樂行國王所寫的書信《勸誡王頌》中就說:「佛法并僧眾,施戒及與天,一一功德聚,佛說應常念。」(雖然龍樹屬於大乘時代的論師,但他的很多著作其實屬於原始佛法復古主義者。)而為什麼要憶念這六者呢?

 

憶念佛法僧,是因為他們是讓我們得以蘇息者。而憶念「天」則是為了了解美好的轉世去處,憶念「戒和施」則是為了了解「如何」前往前說的轉世去處。換句話說:天是「果」、「戒和施」是因。在《雜阿含經》中談到臨終關懷時,說到:「佛告難提:『若有智慧優婆塞,當詣餘智慧優婆塞、優婆夷疾病困苦者所。以三種穌息處而教授之言:『仁者!汝當成就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
憶念佛法僧,進而為了轉世於「天道」和「人道」,所以投入持戒和佈施,可以說就是原始佛法時代,在家人的修行範疇:相對於出家人的修行內容,其成本較低。再者,在「喜貪」無法「盡」前、必然會轉世。那麼「轉好一點」就必然是在家人唯一可選擇的方向,所以《雜阿含經》又提到:「云何不燒燃?若男子、女人受持淨戒,修真實法,身善業成就,口、意善業成就,臨壽終時,身遭苦患,沈頓床褥,眾苦觸身;彼心憶念先修善法,身善行,口、意善行成就,當於爾時,攀緣善法:『我作如是身、口、意善,不為眾惡,當生善趣,不墮惡趣。』心不變悔,不變悔故,善心命終,後世續善,是名不燒燃法。」

 

此處所說的就是在家人的修行歷程:平常持戒佈施—臨終想起這些行為—心不悔恨而開心(善心命終)—轉世善處
可見,原始佛法時代,在家人的修行核心即是:皈依持戒、八關齋戒、六隨念、十善行為主,以此養成我們的修行習慣,使人臨命終時,得以「好好轉世」。(這個概念至關重要,因為會影響後說的往生論。)
本段重點:
(1)出家人主要應追求不轉世,而修持正觀、斬斷喜貪。
(2)在家人主要應追求好好轉世,而投入六隨念,臨終保持善念。

 

三、小乘佛法之論:死前之心
小乘佛法,是基於原始佛法的經典為主,所發展出的理論體系,這個體系極為龐大,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一個名為「說一切有部」的宗派。說一切有部屬於小乘佛法時代,極為講究細分學科的學者:他們善於將問題拆得很細、深入剖析。
我們前文提到:「......(原始佛法)時的理論還處在極為雛形的型態,因此對於「轉世時」到底發生什麼事情,並沒有細膩、條列的解釋......」這些問題,在小乘佛法時代有根本性的解決,比如談到臨終時會發生什麼事,《大毗婆沙論》中就說了個故事:「室羅筏國昔有二人,一恒修善、一常作惡。修善行者於一身中恒修善行、未嘗作惡......修善行者臨命終時,順後次受惡業力(上輩子的惡業成熟)故、欻有地獄中有(看到地獄景象)現前,便作是念:『我一身中恒修善行未嘗作惡、應生天趣,何緣有此中有現前?』遂起念言:『我定應有順後次受惡業,今熟故,此地獄中有現前。』即自憶念一身已來所修善業深生歡喜,由勝善思現在前故,地獄中有即便隱歿,天趣中有欻爾現前,從此命終生於天上。」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大毗婆沙論》所要強調「轉世論」的兩個概念:
1. 如前所說,人死前的念頭、決定他轉世的去處。
2. 人死前會看到的景象、會受到其過去業力的影響。
這樣的邏輯,就對前面所說「在生行善」、也就是佈施和持戒提出了更深一層的詮釋:行善除了為了養成良好的心理狀態、以面對臨終外,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些善業也會影響我們死前看到的景象,而這些景象對一般人來說,會直接產生「反應」。
畢竟,我們都不是一輩子純造善或純造惡的人,當臨終看到恐怖的景象時,要自由地「念」起過去的善業或惡業,應該都不太可能吧?反而比較可能在驚嚇的情況中離世,對吧?
本段重點:一般人臨終,容易受臨終的景象(專稱:死相)影響,而死相又受平常的業力(行動)影響。

 

四、大乘佛法之經:兩行道
我在《辯經‧理性的浪漫》中提到,大乘佛法的源頭、根本上是不滿足於「不轉世」的純消極狀態,他們希望有更高的積極性、追求更遠大的目標。因此,在前說的出家、在家兩系修行中,大乘佛法的價值觀是更偏向「在家」的:相對於減少其他一切時間開銷、將所有的時間都投入在「禪修—正觀—喜貪盡」的邏輯中,大乘佛法更追求把時間分配在利益眾生上面,《大寶積經》說:「菩薩乘人於恒沙劫受五欲樂遊戲自在,未曾捨離菩提之心,如是菩薩不名失戒。所以者何?菩薩善能守護安住菩提之心,乃至夢中一切結使不為其患,而是菩薩所有煩惱漸漸當盡,不應一生便盡諸結。聲聞乘者成熟善根如救頭然,乃至一念不憙受生。」

 

可見,菩薩不應追求「一輩子就解脫」、而要以利益眾生(菩提心)作為核心的練習,就能慢慢終結煩惱。相對的,小乘人(聲聞乘者)一絲一毫想要轉世的念頭都沒有,這樣的渴望如同要救自己起火的頭髮一樣。
雖然菩薩追求的是遠大的目標、所以要持續轉世,來累積資源,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要怎麼保證其轉世跟一般人的轉世不一樣、可以越轉越好,而不是墮落呢?更進一步說,持續轉世的修行道路雖然不差、但我要怎麼保證我轉世後是「持續」在修行,而不是這輩子結束後,下輩子又渾渾噩噩呢?

 

龍樹在〈十住毗婆沙論‧易行品〉中給出了答案:首先,他界定菩薩的修行的確是比較困難的:「......行諸難行,久乃可得,或墮聲聞、辟支佛地。」而為此,他給出了下一步解答:「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
那,什麼是易行道呢?他又提到:「若菩薩欲於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當念是十方諸佛、稱其名號。」也就是透過「念佛」而「唸佛」,終究能夠達成:「若人命終時,得生彼國者。」
相對於難行的道路、易行道的核心就是「念佛」:透過念佛,令人此生得以漸漸成就佛的功德。更重要的是,在臨命終時、透過念佛而「往生淨土」。

 

要注意的是,這種「念佛」論並不是憑空出現的:前說原始佛法時代,六隨念中的第一個就是念佛、也有臨終念佛,可以讓人好好轉世的論證。此處,大乘所說的「念佛」,關鍵的特色是:
 

1. 廣度:
相對於原始佛法時的念佛、基本上就是釋迦牟尼佛、或是此世界曾經出現的過去七佛,這些都是屬於「此世界」的佛。大乘時代所說的佛,在「空間維度」上拉寬了:不但是這個世界的佛,還可以憶念十方世界的十方佛,甚至可以選擇自己的去處、而決定自己要憶念哪一尊佛(想去東方世界就憶念東方的佛,依此類推。)〈十住毗婆沙論‧易行品〉中就說:「我禮是諸佛,今現在十方,其有稱名者,即得不退轉。」

 

2. 深度:
原始佛法時的念佛、主要是念佛的「十種名號」背後所對應的十種功德。然而此處的念佛,範圍放大了:不但可以憶念佛本身的十種名號與十種功德,還可以憶念該佛的法、願力、世界、壽命、光明、弟子等等,〈易行品〉中提到:「東方去此,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恆河沙等佛土,有世界名無憂........若善男子善女人,聞是佛名能信受者,即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段落,就是在描述這個過程。
另外,一個常見的問題是分不清楚「念佛」跟「唸佛」的差異,討論這個問題時,我覺得引用《觀無量壽經》的一段經文來細細分析,最為恰當:《觀無量壽經》將眾生的狀態分成九種、而最惡業、糟糕的眾生,臨終時只能「唸佛」而無法「念佛」,但這些人也能往生淨土:

 

「下品下生者(最糟糕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這是惡人標準)
「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為何苦逼?因為可怕的死相出現了)
「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歸命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用嘴巴唸誦的方式,得以除罪;除罪要幹嘛呢?)
「命終之時,見金蓮花猶如日輪,住其人前。(除罪之後,死相就變了。)
「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這裡沒提到的是,死相變、使其念頭也改變,而得以往生。)」

 

將上説的經文,與上一段的重點整理:「(2)人死前會看到的景象、會受到其過去業力的影響。」結合,我們就會得出下列的結論:
(1)「唸佛」可以幫助我們轉變死相。
(2)「念佛」才能讓我們往生。

 

反之,如果唸佛之後、死相改變,但是仍然沒有機會「念佛」,那一樣是無法往生的。
本段重點:
(1)大乘行者更需要好好轉世,所以要好好操作臨終前的「心念」。
(2)此處的心念,最好的方式是「念佛」。
(3)相對於原始佛法的念佛,大乘佛法的念佛,在對象上(廣度)、面向上(深度)都更為多元。
(4)透過「念佛」而轉世到其他佛的世界、不在此世界持續轉世,這樣的轉世叫做「往生」。
(5)「唸」可轉死相、要往生還是要靠「念」。

 

 



回列表頁

相關熱門文章

訂閱電子報

訂閱羅卓仁謙電子報,一同加入上萬位朋友了解佛學知識、佛教儀式或佛法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