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知識

簡述三科(1):分析式的修心

 

・修心:扭轉作為痛苦源頭的錯誤認知

 

  錯誤的認知,是痛苦的源頭。

  佛法的修持,不論是要對我們此生、來生,產生任何一點細微的改變,都是源自於「修正認知」,專有名詞稱為「修心」。

 

  換句話說,正是因為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為我們帶來痛苦。因此對自身的價值觀、視角進行調整,便是得到快樂的重要來源。

 

  關於經論上的眾多「修心」技巧,大致來說可以歸類在兩種:

  一、「思考性」的修心。 二、「分析式」的修心。

 

  思考性的修心重於個人的思考、推論,分析式性的修心則重於觀察。

 

  舉個例子來說,有些人在面臨到同事、親友的刁難時,會心想:「啊!我就是來還債的!還了之後就沒事了!」

 

  不論這樣的想法,符不符合現實,事實上,當事人的確因為如此看待自己所受的刁難,而能夠放寬心、不這麼痛苦,這種方式,屬於「思考性」的修心。

 

・分析性修心:面對煩惱、尋求斬斷錯誤的理解

 

  另外有些人,在面臨到刁難時傾向於正面回應、去尋找刁難的源頭。從中或許會發現為難我們的人也有自己的不得已;或根本沒有注意到自己正在找我們麻煩。

 

  透過這種「分析」的方式,他觀察到另一個讓自己不這麼難受的答案。

 

  這兩種方式都屬於修心的範疇,不過兩種各有所長:前者效益較快,但需要一再練習;後者效益較慢,但能夠根本性斬斷錯誤的認識。

 

  而「分析性修心」則是佛法最有特色的修行。

 

・了解「沒有主宰、沒有不變可言」

 

  佛法認為:正是因為我們往往覺得自己可以主宰整個人生、達到不變而長存。因而才會在面對現實中的轉變、現實中的無力時,感到無比的痛苦。

 

  認為「自己是主宰、不變而存在的」正是痛苦的來源。因此,如果要根本性地改變這種認知,那就必須透過「分析」來發現:「沒有一個主宰、不變」的可言。

 

  所有佛陀所宣說的一切法門,都是在努力讓我們發現這個結果。

  在佛法中、佛陀透過三個關鍵的方式,來幫我們進行對自己分類。

  透過這些分類分類自己的組合,讓我們發現,根本沒有一個「主宰」存在。

 



回列表頁

相關熱門文章

訂閱電子報

訂閱羅卓仁謙電子報,一同加入上萬位朋友了解佛學知識、佛教儀式或佛法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