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上,藏傳佛教的寺院,一般是一個「建築群」,在最理想的情況下,會有三個獨立運作但又互相交織的系統,構成一個完整人才培育的機構:
一、措札
一般大家對藏傳佛教的印象,就是有許多的「修法」、有一堆的密法儀式,專門在投入密法儀式的舉辦,包括如何唱誦、如何製作供品、如何佈置、何時要做什麼事情等等的儀式學習與保存,並且定期舉辦大法會的單位,就稱為「措札」。
「措札」的特點是「共修」,也就是一群人一起完成一個龐大的儀式、法事,並為了讓每個人都能熟悉整個流程、各司其職互相支持,所以有許多具體的訓練。
定期舉辦的大法會則一般稱為「竹確」、意譯為「成就供養法」,不同的寺院制度不一,比如我當年最早去讀書的學院每個月都有一次「成就供養法」,一年下來要修持十二種不同的成就供養法。
「共修」的大儀式,一般除了是僧侶們保留傳承的制度外,更是寺院的經濟基礎:所以就算一個寺院再小,基本上都會有「措札」、輪值修持各種「成就供養法」,但不一定會有下面兩種單位。
二、學札
學札就是「佛學院」、「教理院」,也可以理解為佛教的師範學院。
學札一般分成「預科中年級」與「本科高年級」兩個階段,預科時會學習「佛教邏輯學」、「佛教哲學」和「佛教心理學」為主的一些基礎學門。
本科高年級則會研究五個主要的印度佛教著作、各自對應一個主題:般若學的《現觀莊嚴論》、中觀學的《入中論》、因明學的《釋量論》、毗曇學的《俱舍論》和戒學的《根本戒經》。
學札的修學年限不定、看各寺院的制度與安排,完成學業者或持續個人進修、或在學札本身任教、或到其他小寺院出任住持。
三、竹札
竹札是「閉關中心」,修行這在其中密集的完成各種禪修系統的套裝訓練、一般為期三年餘,完成閉關的修行者會被稱為「喇嘛(上師)」,或繼續個人閉關、或再次進入閉關中心閉關,或回到措札擔任儀式時的主持者。
每個閉關中心所修學的禪修系統套裝有幾套、都修學哪些,這些差異或因各自的歷史傳承、或創辦人的願景與重視不同,而有差異。
正是這種複合式又系統化的人才培育制度,維持了藏傳佛法的生命力:學人可以依照自己的意願與條件、選擇自己的學習路徑,至少能夠作為一個偉大傳承的儀式制度之完整保存者,並為延續這樣的傳承作出貢獻。
我認為,這種制度有其優越性,若是能結合現代科技、特別是都市人的生活習慣來推動,則更能有效地讓我們將自己訓練成有佛法素養的行者。所以我一直在教內大師的協助下與支持下,用現代方式來推行這種學習制度:
關於初階的措札,我們設立了度母之家初步的讓大家開放地、自由地與藏傳佛教的法事和本尊結緣,奠定一個緣起。
學札與竹札的建立制度,則用線上與線下的整合方式,推動它的進行
關於學札:https://moksharama.org/shedra/
關於竹札:https://moksharama.org/kampoling/
然而,一個更傳統、完整的「措札」與「竹札」,其實需要更僻靜而具體的空間,所以我發起了 #台灣岡波聖地 的建立計畫,作為這個制度中的「硬體設備」:台灣岡波聖地本身,會是我們解脫Mokshah學習制度中,重要的一個共修處與訓練處:正因為其地點位在市郊(離捷運站8分鐘車程)但又僻靜,正式適合作為閉關的訓練和傳統共修,兩者雙美的聖地。
比如我們最近已經開始每個月定期的煙供和火供,這種法事要在都市舉辦是不可想像、幾乎不可能的,但一般舉辦之場所又都遠於山區、郊區,台灣岡波聖地這種位在市郊交通便利、同時又能如法修持的優勢,因此極為難得。
現今,台灣岡波聖地主建築的設計與建造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並會在十二月初舉行建立前的基礎法會,若你想支持一座這樣位在市郊、適合都市人的藏傳佛法訓練中心,支持一個如此現代化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