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知識

時事討論

 

昨天我很愛看的一個節目華視三國演議 的主持人們聊到了佛學議題、歡喜非常,看完之後有些自己的想法與觀點想補充跟分享,也就野人獻曝。
一、 矢板明夫俱樂部 Yaita Akio先生提到,中日兩個繼承中華文明體系的文化,本質上帶有儒家教育中「如何成為人上人」的核心思維與目標,因此本身就是個「有求」的體系、並以這樣的基礎來面對信仰。
我深以為然!我一直認為,現代佛法改革的一個重要基礎、就是要回到「佛法本位主義」,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是在一個以「追求成為人上人」為「元道德」的社會結構中,佛法就會變成附庸、變成側重迷信服務的體系。

 

但是,佛法本身提供的「元道德」思維則是「自由(解脫)」,意即:如果我們的社會體系、核心在意的是如何讓每個人活出自由與自我的獨特色彩、而非零和競爭中的「人上人」競爭,那麼佛法能夠提供的完整教育才能展現其力量。
(這也是為何,我一直認為用「中華傳統教育」的思維模式去推廣佛法,本身就是不符合佛法本位主義的。)
前現代之前資源有限,人與人之間容易進入零和競爭、搶著成為人上人;然而,現代社會則賦予我們大量的機會,去活出「更好的自己」。

 

另,佛法一個很重要的體系呈現、在於佛法其實「並沒有」想要用因果論,詮釋世界上發生的一切:簡單來說,相較於探討「我為什麼會失敗」、佛法更關注的是「你為什麼會因為失敗而感到如此痛苦」。
佛法關注的,一直都是我們這個「人類」的內在機制。


二、汪浩先生討論到,佛法是否有關注「人從哪裡來」這一個哲學命題:
事實上,佛陀在古老的經典就談到、人是轉世輪迴而來,但是轉世輪迴並非「憑空出現」,他有一個重要動能(Energy)、就是求生欲。
佛陀曾說,任何生物都有一種「本能」的求生欲,而這個求生欲就會在我們離世時呈現的極為強烈、這股強烈的力量會驅使我們再次轉世;是因為有這股「求生欲」做為動能,才會有「業力(Karma)」介入構成我們轉世的空間。
這個議題在我提供的一百堂每堂五分鐘免費的佛學基礎音頻課 裡面,有挺完整的說明:
https://lodrorinchen.org/�


另外,兩位主持人都聊到了關於吃素的議題:事實上,「吃素」這個明文規則、的確是在漢傳佛教出現,但是其背景文化則是傳承自印度佛法的「如來藏學派」。
如來藏學派認為:任何生命都帶有佛性(Buddha nature)、如此則何以捨得食用其他生物,這一點我也曾論述不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61nfVWdGIU


三、曹興誠董事長佛學底蘊深厚、提到不少佛法的重要知識,特別是總結關於佛法對現代世代、未來世代的價值,意義非凡。
曹董事長引用到了我自己也很愛的一套書、哈拉瑞的《21世紀的21堂課》系列,裡面的一個結論我深以為然,試論之:
如今,人類幾乎已經可以扮演「上帝」的角色,亦即我們相較於前現代以前的人類而言、已經是「超人」;但是,我們的「生理」雖然進步到如上帝、可是我們的「心理」仍然幼稚地與部落時代相去不遠。
所以,「人類的心智升級」,無疑就是現代人更需要重視、更為重要的一個課題,如此方能讓我們的心智跟上我們的生理;換句話說,我們需要一種「啟蒙」與「心智升級」的系統與工具。


佛法(當然,專指正統正信的佛法)善於提供這樣的服務:行文至此,我特別想推薦我們在度母之家免費結緣的善書《啟蒙百寓》。
那是根據《百喻經》的現代改寫、更是連對佛法抱持批判態度的魯迅和胡適、都對其內容讚譽有加,堪稱是這兩位知名的反佛才子所唯一稱讚的佛經,也是佛法的啟蒙教育之最。


不過,我作為一個知識體系主要由藏傳佛法知識構成的研究者,認為這集節目另外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是關於「禪宗情節」(恕我如此論之)。
相較於繁瑣體系的佛法、「禪宗」的確更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包括其大刀闊斧的氣勢、直指問題根本的詰難、勇於拋下複雜結構的篤定等,相對於其他佛法體系的論述結構盤根錯節,其所提供「大道至簡」的教導,的確讓人心動。
然而,禪宗之所以能傳承許久、並不全然是因為其教義之精湛,更與其「經濟模式」有莫大的關係:
經過禪宗大師百丈懷海的改革,禪宗寺院(禪林)發展了「自給自足」的經濟模式、剛好能與其「精簡」的教義體系相輔相成(如果教義與修行體系太繁雜,那僧侶就不太有可能還有時間自給自足),這樣的經濟模式特色、讓其熬過了各種滅佛運動。


若回歸其根本教義來看,這邊我則想引用《聖典》的一段內容(白話翻譯自《雜阿含964經》):
「瞿曇!你既然已經成正覺,若你的弟子們,不論其身分為何,都無人可以得到相應的成果,則你的教導猶有缺失;然而,你可以讓他們都到達相應的境界、成就相應的功德,這就足以讓他們滿足。」
這段經文彰顯了「佛法教育」非常重視的價值、亦即「可複製性」,也就是導師必須有能力將自己的修行經驗與結果「系統性」地複製下去、讓後人達到,而這就牽涉到「教育體系」;我想,這也就是禪宗可見的瓶頸之一吧!
六祖惠能大師的修行成就、乃至其後諸大師們的修行成就,是否是在如此的體系中「可複製」的呢?值得深思。
這集節目含金量頗高,私意認為比許多法師講經還更能啟發人,跟大家分享。
https://youtu.be/eUEUS6C_A8U

 



回列表頁

相關熱門文章

訂閱電子報

訂閱羅卓仁謙電子報,一同加入上萬位朋友了解佛學知識、佛教儀式或佛法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