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知識

何謂信解行地菩薩

 

我們正在推動的「度母迎聖母共為三寶輔」計劃、本質上是是為了重新提倡佛法對信解行地菩薩的重視。
本文要談的就是「何謂信解行地菩薩」與其相關的信仰議題。

 

前言
「信解行地」菩薩是佛法修行體系中、一類非常重要的修行人,但佛法體系近代越加忽視、這與佛法從「學習」變成「崇拜」有莫大的關係。
因此,我推動 度母迎聖母共為三寶輔計劃 ,以作為佛弟子重新重視信解行地菩薩之濫觴。
這篇文章是要解釋「信解行地」菩薩的詞義、與佛弟子現在的信仰現況。

 

一、認識成佛的修行過程
首先我們要先「簡單」理解一下一個佛弟子的修行順序:大乘佛教認為,修行者走上遠大修行道路的第一件事情是「發菩提心」。
發菩提心,意指我要「為了救一切眾生」而「覺悟」,這不但是一個「願望」、我們還要付諸實踐;基本上,修行的第一階段,就是透過各種方法(吸收、思考佛法,付諸禪修、救世濟人等。)來讓自己產生「真正」的菩提心。
所謂的真正菩提心,經論上的描述是一種「自然地」、「自發地」衝動,一種自願為了關注一切眾生福祉,因此不需刻意自我要求、自然地放下自我的一種「心態模式」。
當一個人來到這個模式,它就能親見諸佛、得「法流三昧」。
(這時叫做「登上大資糧道」)

 

接下來,他應努力於「禪修」(進入「加行道」),特別是能發起各種神通的禪修、這是他表面上利益眾生的方式,至於內在、他要從他所親見的佛陀那裡領受教導,內觀自我、直到證悟「空性」(此時為進入見道)。
一位菩薩證悟空性、也就是登上見道後,才叫「聖者」也才名為「出世間」:此後,他會兼修兩類修行:實務上,他會依序修行十個主題的波羅蜜(佈施、持戒etc.),修行上、他會更專注於獅子奮迅三昧,直到成佛。
這是一個修行者「走向」成佛的簡述過程。

 

二、99%的信解行地......
如果我們注意看,不難發現要成為「見道聖者」爆炸難(尊者達賴喇嘛曾多次說過他這輩子臨終前大概可以到加行道以上),連龍樹這種兇猛無比(?)的大師也才位登初地(剛上見道)
可見、居於資糧道與加行道的菩薩何其多!
嚴格來說,我們可以想到「從人成聖」的大師,幾乎都未登見道:如果連龍樹都是「剛剛攀上」見道,那其他祖師更何須多言?
這些「已受菩薩戒並努力修行」但「未登見道」的修行者,佛法術語稱之為「信解行地菩薩」,意指他們處在「信解行地」這個層次。
「信解行地」意指修行人是在理性上、感情上信仰三寶,但仍未真實觀見(現觀)緣起、因此未見真實的佛法僧,尚未於佛法僧得不壞淨之信心,所以其對三寶、真理所有的是信心與理解,而非「真實觀」。(這段很佛學我知道請忍耐。)
(題外話,密法主張弟子要視上師如佛,這一來是從上師的恩德面來談而非客觀的功德面、二來是弟子的個人修心方式。)

 

三、信解行地菩薩變成了灰色地帶
我認為佛教圈現在的問題在於將「護法」跟「師長」的界線非黑即白地切得超開,但是又會用一個「崇拜神明」的角度來看待特定的師長:
許多佛弟子新認識一個修行之靈(佛/菩薩/神),第一個問題就是「他是世間還是出世間?」一翻兩瞪眼的把所有生命形態的修行者(佛/菩薩/善神都是修行者)們切為聖or凡兩種。
若是聽到一個修行之靈還在世間(還沒登上見道),提問者心中就會充滿:「喔那他還有貪瞋癡啦。」、「不究竟啦。」的想法;這種想法很詭異:不論對方究竟與否,基本上都比你究竟吧?

 

其實這種問題,彰顯出的是現在許多佛弟子想要的是「拜佛」而不是「學佛」:
崇拜本身,就有仰慕的性質、自然會希望崇拜的對象等級很高。
正也因為其心中想的是崇拜,所以往往不會客觀分析某個修行之靈的「特色與功德」為何,而是直接一刀切的分成聖/俗兩類,就像想要用單一標準把人分成好壞、然後可以省略後續還需要思辨的那份心力。
反正聖我就拜,俗我就不理,然後如果是世間的護法、那我會定期施食給你、阿你就聽話吧。
大概是這種態度。

 

但是,如果我們回到佛法的本懷、從「學習」的角度來看,視角就完全不一樣了:
如果我們想學一門專業,我們會最在意的不是對方地位多高、賺多少錢、長得多好看,甚至也不是他自己學術能力多好、多有名,而是他能夠「教會我多少」。
《解脫莊嚴論》基於這個角度,做了以下這樣的解釋:
「這四種(佛、兩種聖菩薩與信解行地菩薩)善知識中,哪一種對我們恩德最大呢?
「當我們作為初學者、處在業力與煩惱的黑暗中,連見到上三種善知識的能力都沒有,更何況是依止?
「正是在遇到信解行地善知識,其教法燈炬照亮了我們的修行之道後,我們才有機會接觸到上三種善知識。
「所以,這四種中,對我們恩德最大的是信解行地善知識。」
佛法是非常重視信解行地菩薩的,只是這些精神與方法在許多佛教團體中已然忘失、這不啻是佛弟子的遺憾。

 

四、你是學佛,還是信佛?
其實,正是因為現在佛教失去了這個與信解行地菩薩、這種「學長/學姊」互動的能力,所以在面對許喔民俗神明、祖師,特別是從佛教信仰散播出去的神明時,會失去互動的基準。
民俗信仰中,大量的「祖師」(如濟公)、將軍(如三太子)、甚至各種的羅漢與菩薩,其在佛教中的修行位階、大多就是落在信解行地;成就高於我們、離我們最近也最能啟發我們,對我們恩德也最大。
當然,這是從真正「學習佛法」的角度來看,可惜現代佛教徒的觀念大概是:
你如果是諸佛菩薩(聖),那我就跪拜你祈禱你。
你如果不是,那我是三寶弟子欸才不跪拜啊你就領受我的施食就好。

 

這是基於「崇拜」為本質所產生的上下權力宰割體系,但如果這個體系是以「學習」為核心、狀況會變得不一樣:
某些學長善於某個學科、我跟他學習,另一個學姐很會實戰、我也跟他學習;但我不需要全面、囫圇吞棗地接納他們說的一切或衝帶他們⋯⋯
畢竟他們也會跟我學習我身上有的優點!
根本的問題就是,當佛法從「學校」變成「廟宇」時,其多元的教學相長體質、以及從這個體質發展出的修行方法和信仰觀念,大都立刻變成崇拜、依循、遵從等等的這些關鍵字。
講白了:佛弟子自認為三寶弟子、同時詢問一個修行之靈是聖還是俗的時候,內心在想的是「我該跟你跪還是你該跟我跪?」
(搞笑的是,如果他自己的師父或前輩很強勢、就算連菩提心怎麼發起都沒聽過,也會照跪不誤。)
正因為如此,所以面對民俗信仰中許多善神時,膝蓋就不知道如何安置了。
魯迅:「對於羊顯兇獸相,而對於兇獸則顯羊相。」

 

五、總結
因此,我認為、作為一個佛弟子,我們有義務與責任,去尊重信解行地菩薩、並學習其精神,同時與其互動;信解行地菩薩之中,最名聞遐邇、與佛法因緣深厚且與台灣民族感情貼近的,就是 天上聖母 媽祖。

 



回列表頁

相關熱門文章

訂閱電子報

訂閱羅卓仁謙電子報,一同加入上萬位朋友了解佛學知識、佛教儀式或佛法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