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知識

你知道往生極樂世界後也會「死」嗎?

 

很多人把極樂世界當成「天堂」,但事實上,佛法認為這是一個我們無限生命中的「休息站」,能讓我們快速進步;如果不了解為什麼要到這個「世界」,並以天堂的方式來看待它,則容易產生有誤的貪戀,以致其實反而無法在離世後前往喔!

 

諸佛菩薩需要吃飯與否,本質上牽涉到一個複雜的佛學問題,也就是有漏無漏問題:佛法認為,有漏的肉體與心理存在,必然需要「食」來達成兩個效用:一、滋生。二、長養。(通稱為滋長)。正因為我們的有漏五蘊會不停地老去,所以需要「食」來維護(滋生)與代謝(長養)。食分成四種:段食、觸食、意思食和識食;前兩種是我們最好理解的,段食指的是具體、用口服的食物,而觸食則是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刺激。

 

同理,只要有新陳代謝,就會促進老去的到來,所以《俱舍論》說:「以世尊說:『四食皆為病癰箭根,老死緣故。』」

下一個問題就是,極樂世界的眾生是否為有漏色身、還是無漏色身?

 

以佛學理論來看,只要這個生命是以:一、無明。二、愛。三、有漏業。三者任何一者作為動能而構成的肉體,必然就是有漏;但是往生淨土並非以這三者作為動能,而是以正念、願力和迴向才得往生,所以理論上,其肉身應該是無漏,《阿毘達摩集論》也說:「復有清淨世界,非苦諦攝,非業煩惱力所生故、非業煩惱增上所起故;然由大願清淨善根增上所引,此所生處不可思議,唯佛所覺。」

如果說那是無漏色身,所以不需要四食,下一個問題就是:老死的因緣,就是「食」的攝取;如果該土眾生不會攝取「食」,那是否不會老死?這也並非事實,因為《無量壽經》說:「又無量壽佛,壽命長久,不可稱計。」,雖然不可稱計,但終究會死。

 

今天稍早寫的文探討「阿彌陀佛會死」,有法師回文,我覺得寫得算不錯,基於鼓勵修學經論的立場,做個簡單的回覆。
稍早寫的文:https://reurl.cc/ar7jDY
法師原文:https://reurl.cc/NjEm9q

-
首先,寫這段文字前我要先立下一個方向,就是法師提到善導主張:「寧傷今世錯信佛語,不可執菩薩論以為指南。若依此執者,即是自失誤他也。」私意這是一種莫大的自以為是:我們每個人都是在解讀佛教的經典,為什麼會認為自己比龍樹、無著等菩薩們更瞭解「佛經」?基本上相對於善導,我是更信任龍樹、無著這些更接近佛陀時代、跟佛陀處在同一文化圈並且在所有佛法史上都有重要文獻研究地位的大師。

不過,我也接受這個作法,我們就不談論典(所以法師所引用的一切論基本上也沒有權威性與價值)而直接看佛經吧。

 

法師的一個基本謬誤,就是分不清楚「法身」和「色身」的差別:法身不死,色身有死,這是佛學基本概念。法師引用的《涅槃經》自己就說:「如來法身非穢食身......是故當知如來常住,非變易法非磨滅法,當知此身非穢食身;於此世界應化之身,如毒藥樹今當捨之。」後面又說:「然其如來法身真實無有變異,為眾生故以方便身,現種種相如良藥樹;如來亦然,為眾生故現百千變隨順世間,是故如來是常住法。」

可見,法身=常住=非變易法非磨滅法,穢食身=於此世界應化之身=方便身;所以法身不會死,穢食身會死。

因此,引用《涅槃經》來解釋「佛不會死」是有誤的,因為佛本來就分成法身跟方便身,而後者是會死去(捨)的;《金光明最勝王經》的分別三身品則解釋得更具體,這裡就不引述了。

 

下一個問題就是,「阿彌陀佛」指的是法身還是方便身呢?

基本上,諸佛(阿彌陀佛,不動佛,釋迦牟尼佛)的法身是共融的,從「法身」上沒有「這個佛,那個佛」可言,《金光明最勝王》經說:「第三佛身(法身),過一切種相非執相境界。是故說名不一不二。」因此,可以分辨出「這個佛」、「那個佛」的,就只剩下方便身了(不論是化身還是報身)。

因此,當我們說「阿彌陀佛」時,指的是那個方便身,而不是法身;而如上述,方便身會「捨」(死)喔。

 

彌陀會死第三棒

《悲華經》:「爾時,寶藏佛尋為授記:『⋯⋯善男子!今當字汝為觀世音。

善男子!汝行菩薩道時,已有百千無量億那由他眾生得離苦惱,汝為菩薩時,已能大作佛事。

善男子!無量壽佛(阿彌陀佛)般涅槃已,第二恒河沙等阿僧祇劫後分,初夜分中,正法滅盡,夜後分中,彼土轉名『一切珍寶所成就世界』,所有種種莊嚴無量無邊,安樂世界(極樂世界)所不及也。

善男子!汝於後夜種種莊嚴,在菩提樹下坐金剛座,於一念中間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號『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佛壽命九十六億那由他百千劫,般涅槃已,正法住世六十三億劫。」

 

觀世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接班人,在阿彌陀佛死去之後許久,彌陀的教法也終結後的八小時內,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世界)會改名叫「一切珍寶所成就世界」,然後觀世音菩薩會成佛,叫「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來」。

他不但名字比阿彌陀佛長,世界也比極樂世界讚喔。

 



回列表頁

相關熱門文章

訂閱電子報

訂閱羅卓仁謙電子報,一同加入上萬位朋友了解佛學知識、佛教儀式或佛法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