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知識

各時期佛法經典與修行概說:原始佛法(二)

上一次我們談到了,原始佛法經典包含:一、 佛陀在世串起的《法句》、二、佛滅後以出家眾為主結集的《阿含》、三、未被集結到的其他教言。

接下來我們要指出這些經典的內涵、也就是「對當時佛弟子的修行指導」具體為何?
觀察原始佛法經典的內容指向,我們會明確看到佛陀說法有「受眾切割」的表現,也就是「出家人」與「在家人」。本篇將首先討論「出家人的修行」。

・原始佛法首要目標:追求不受後有之解脫

原始佛法經典的思考核心在《辯經・辨人生》中,我大致描述到了這樣的脈絡:
 
(1)佛陀之所以出家,是因為希望可以擺脫死亡。他一開始追求的,是「不死」。
(2)經過六年苦行,他發現輪迴中沒有「不死」之處:只要有生,必然有死。
(3)他開始追求不生、也就是不再轉世。
 
不再轉世,就是所謂的「解脫」。也是佛陀的體悟,他開悟後教育針對弟子、特別是出家弟子的方向,就是如何「不再轉世」。
而佛陀所宣說的法教,至為古樸:
「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透入大量時間成本,培養禪定、發起正觀
 
換句話說,原始佛法出家弟子的修行如下:
「正觀—厭離—喜貪盡—心解脫—不受後有(不再轉世)」
然而,此時的理論還處在極為雛形的型態,因此對於「轉世時」到底發生什麼事情,並沒有細膩、條列的解釋,唯一能夠確定的是,此時已經出現「只要有喜貪(也就是:我愛、求生欲)就會轉世」的論點。

換句話說:不再有喜貪、就不會轉世。那、要如何不要有喜貪呢?
行者必須有「正觀」,而正觀又源於禪修。
這樣的禪修必須高時間成本的投入,這也是為什麼原始佛法時代,佛陀對出家人的要求,幾乎就是要放棄所有消耗時間的世俗行為、甚至不應自己煮飯,都是因為要將所有的時間都投入禪修以培養「正觀」。

然而,對於不可能投入這麼多時間的在家弟子,佛陀又給予了什麼樣的教言呢?
 



回列表頁

相關熱門文章

訂閱電子報

訂閱羅卓仁謙電子報,一同加入上萬位朋友了解佛學知識、佛教儀式或佛法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