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知識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有色的眼鏡染污了我們的經驗
我們生活中有些問題是後天性的、有些是先天的:很多的善惡、主觀、道德與判斷等等,的確是在後天在各自的社會框架下約定俗成,因此沒有「絕對」的對錯可言。

很人以為佛法討論的「空性」就只有到這個程度而已,這與世俗上的「相對主義」的確有些類似,然而,佛法其實關注的是更根本的問題:撇開這些「後天」形成的對立與問題不談,我們必然是因為先天上有些小Bug,才會影響我們後天時會將自己的判斷視為「絕對」、「唯一」、「獨立」等等,將這些標籤強化,而無法寬坦與平等地判斷。

用佛法術語來看,我們的經驗從出生後就被「染污」了。

所以,這裡節錄了一段談談這個「玷污者」是誰;這段文章,節錄自2019年04月的「佛法認知史」,這篇文章關注的是十二緣起中的《六入》緣起。
-
六處中,最讓人容易誤會與不理解的,就是「意」、「意界」或「意根」,前面五根很好理解,它們是我們對於五塵的反應。如前所述,「識」的存在,來自於根和境的接觸,如同雙掌相擊的掌聲一樣;當兩者不接觸,它自然也就不存在。

然而,我們可以做一個假設題:

如果在某個場景下,五根(眼耳鼻舌身)不接觸五塵(色聲香味觸),或是不透過五塵來產生經驗,也就不會有「五識」,然後同時這個人的「意識」也沒在運作⋯⋯

這樣的話,這個人一個識都沒有了,怎麼還算活著呢?
這並不是一個「假例」,而是確確實實的真實狀況:早在部派佛教時期,各宗派就已經提出特定某些時刻,人的六識、特別是最主要的「意識」會停止運作,而這個論點在後期唯識學派的《唯識三十頌》中有完整的提出:「意識常現起,除生無想天,及無心二定,睡眠與悶絕。」

換句話說,意識會在五個狀態:生為無想天眾生、進入兩種禪定(滅盡定/無想定),或是睡眠與昏厥時,意識都會停止運作。但問題又來了,假如深度睡眠的時候,人的六識都會停止作用,那麼這個人怎麼還能算是「活著」呢?

更有甚者,當此時意識已經停止流動,醒過來時(我們都知道,是意識先醒過來,前五識才開始運作),意識怎麼再次出生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意根。意根是一種感官,但不像前五根一樣,它是沒有形體的,不過它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想像意識的清醒運動,有如海浪,在睡眠時,海浪會回歸海裡,這個海好比「意根」──當六識停止運作,它就會在那兒等著、等待再次啟動意識的時候。

根據經部的主張,「意根」並不是一個獨立的東西,它是前一剎那的識消滅時自然產生的「餘勢」──想像水車在滾動時,一開始雖然是由人推動的,但接下來的滾動式它自己的「勢力」在推動它,並沒有其他東西的介入。

這種勢力來自於識與識之間「自然存在的互相連動」。舉例來說,經部會認為,睡覺時並不是識停止運作了,正確的說法是:睡前的識「被暫停」,但是它的勢力還在,只要這個「暫停」的媒介(睡眠)終止,這個勢力就會自然催生下一個識(醒來的識)。

到了唯識學派,他們傾向於將「意根」獨立出來作為一個存在,也就是第七識──末那識:這個被污染的我執,是六識出生的基礎。在第三世大寶法王的著作《辨識智論》中,對此內容有完整的介紹(解脫協會2018年翻譯著作──《第三世大寶法王論集》中有收錄)。

概言之,「意根」是意識的基礎,而根據大乘,特別是大手印來看,這種意根就是心裡面那股覺察、感知、清明的力量,當這股力量處在有染污的階段,就是「意根」,而當它真的接觸到某的念頭、想法、東西、境界,產生「經驗」,則稱為意識。
 



回列表頁

相關熱門文章

訂閱電子報

訂閱羅卓仁謙電子報,一同加入上萬位朋友了解佛學知識、佛教儀式或佛法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