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知識

祭神求福不如禮敬賢者?

 

兩個佛法專業上的問題釐清


一、四分之一
記得當時我引用了《出曜經》的經文,談到:「若人禱神祀,經歲望其福,彼於四分中,亦未獲其一。」強調世俗的祭祀,其結果連「四分之一」都看不到,所以並不可信。不過,有人指出,在原版的經典中,實際這段話的意思是「祭拜世間神祇的福德不如禮拜賢人之福德的四分之一」,因此認為我是隨意解經誤導讀者。

 

這裡要做個小小的背景知識補充:我引用的這部經典,叫做《出曜經》,是佛陀在世時所說的「感言」的總集。這部經典在傳承的過程中,漸漸出現很多版本,我在這裡將這些我所知的中文版本,談到這段話的內容條列在下:

 

《法句經》:「若人於世間,施捨或供養,求福一週年,如是諸功德,不及四分一,禮敬正直者。」(了參法師譯自巴利語)

《白話藏傳法句經》:「若人為求福德,而祭祀火供世間的神祇,如是經一周年,不如以誠心禮敬聖者的四分之一。」

《法句經》:「祭神以求福,從後觀其報,四分未望一,不如禮賢者。」(支謙譯本)

《法集要頌經》:「若人禱神祀,經歲望其福,彼於四分中,亦不獲其一。」
 

-
以上是只有「偈頌」的各版本《法句經》,接下來是兩本有「註解」的《法句經》:

 

a.《法句譬喻經》
「昔佛在舍衛精舍教化時,羅閱祇國有一人,為人凶愚不孝父母,輕侮良善不敬長老,居門衰耗常不如意,便行事火欲求福祐。
「事火之法,日適欲沒燃大火聚,向之跪拜,或至夜半火滅乃止。如是三年不得其福,更事日月。事日月法,晝以日出夜以月明,向日月拜,沒乃休止。如是三年復不得福。轉復事天,燒香跪拜,奉上甘美香華酒脯豬羊牛犢,遂至貧困故不得福,懃苦憔悴病不去門。聞舍衛國有佛,諸天所宗,當往奉事必望得福。

 

「即到佛所,至精舍門瞻覩世尊,光相晃然容顏奇異如星中月,見佛歡喜頭面作禮叉手白佛:『生長愚癡不識三尊,事火日月及諸天神,九年精懃永不蒙福,顏色憔悴氣力衰微,四大多患死亡無日。伏承世尊度人之師,故遠自歸,願垂福慶。』


佛告之曰:『汝之所事,彌是妖邪魑魅魍魎,禱祀如山罪如江海,殺生求福去福遠矣。正使百劫懃苦盡殺,普天豬羊持用禱祀,罪如須彌福無芥子,徒自費喪豈不惑哉?又卿為人不孝父母、輕易賢善、不敬長老,憍慢貢高三毒熾盛,罪舋日深何緣得福?若能改心禮敬賢者,威儀禮節供奉長老,棄惡信善修己崇仁,四福日增世世無患。何等為四?一者顏色端正,二者氣力豐強,三者安隱無病,四者益壽終不枉橫。行之不懈亦可得道。』於是世尊即說偈言:『祭神以求福,從後觀其報,四分未望一,不如禮賢者。』」

 

b.《出曜經》
「若人禱神祀,經歲望其福,彼於四分中,亦未獲其一。
「『若人禱神祀經歲望其福』者,想外道異學顛倒邪見執愚不寤,祭祀神祠乃經一歲。其中費耗生民之貨亦不可計:以若干種甘饌飲食焚燒于火,謂為獲福、反更遇禍。

 

斯由執愚不自改更,至令死後入于闇冥,不覩大光智慧之明,是故說曰『於四分中亦不獲其一也』。
是故,聖人訓之以漸、道之以路,獲誘愚惑至安隱處,須臾行善勝彼一年也。」

結論一

1.首先,不同版本的《法句經》對於這段話的解釋,本來就存有兩種差異,這在佛法弘傳歷史上極為常見;更重要的是,下面兩個有「註解」的版本,壓根都沒提到拿「祭神」跟「禮敬賢人」比較福德一事,值得注意。

2.我引用《出曜經》有兩個重要原因,一來因為它是說一切有部流傳的版本,而藏傳佛法中對於說一切有部有特別的感情;二來則是因為這個版本的《法句經》是現存「故事紀錄」最完整的一部。

所以,片面地引用一部經典,否定另一版同部經典的做法,並不妥適;正確的方式,應該是保留兩部的記載,並且尊重差異。

 

二、阿摩羅識與「庵摩羅識」

阿摩羅識(amala-vijñāna)是一個南朝真諦法師翻譯的著作中常常出現的詞,與另一個詞「庵摩羅」常被混用,後者是一種水果;在中國佛教經典中,唯二出現是在《楞嚴經》中的「菴摩羅識」和《金剛三昧經》中的「庵摩羅識」,一般認為這是將「阿摩羅識」轉用產生的誤會(亦即這是漢人後代造經的人,不懂梵語產生的謬誤。)

 

而「阿摩羅識」一詞,最早出現於真諦法師所翻譯的著作中,他屬於大乘佛法唯識派的追隨者,但是屬於認為人有獨立之清淨心的古唯識、真心派、無相派,對應否認這種主張的新唯識、妄心派、有相派;重點在於,現代大部分文本比對可以發現,真諦法師為首的譯者們翻譯到中文的譯本中,使用「阿摩羅識」一詞的段落,在可對照的原文中「都不是寫成(amala-vijñāna)」;這些條目極多,在這裡就不條列,如果有人對這個專題有興趣,並能具體指出我這個觀察點的不足,我很樂意補充與討論。
結論二

就是真諦三藏翻譯為「阿摩羅識」的段落,在原文都找不到對應的文句;然後實在難以想像印度譯師們會將自己母語的「阿摩羅」與「庵摩羅」搞混。
 



回列表頁

相關熱門文章

訂閱電子報

訂閱羅卓仁謙電子報,一同加入上萬位朋友了解佛學知識、佛教儀式或佛法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