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知識

藏文佛學詞彙介紹


 
藏文佛學詞彙介紹-5
佛十種名號之三
ཡང་དག་པར་རྫོགས་པའི་སངས་རྒྱས
(yang dag par rxog pai sangs rgyas) 正等覺佛
解析: 
ཡང་དག་པ(ར) (yang dag pa[r])真正(地)
རྫོགས་པ(འི) (rzog pa[i]) 圓滿(的)
སངས་རྒྱས(sangs rgyas)佛
介紹:
真正圓滿必須具備兩種條件:本有智慧的徹底甦醒並令新生的智慧臻至圓滿,這兩種智慧其實是一體的:一個是本然清淨的面相、另一個則是淨除客塵的面相。
 
 
藏文佛學詞彙介紹-6
佛十種名號之四
རིགས་པ་དང་ཞབས་སུ་ལྡན་པ(rigs pa dang zhabs su ldan pa)明行足
解析: 
རིགས་པ(rigs pa)明
དང(dang)及
ཞབས་སུ་ལྡན་པ(zhabs su ldan)行具足
介紹:
「明行足」點出的是佛陀所具備的善因:明指的是其見地、智慧、六種神通;足指的則是其實踐、戒行、四如意足。
 
 
藏文佛學詞彙介紹-7
佛十種名號之五
བདེ་བར་གཤེགས་པ(bde bar gshegs pa) 善逝
解析: 
བདེ་བ(ར)་(bde ba(r))快樂(地)
གཤེགས་པ(gshegs pa) 去、來
介紹:
善逝,古代梵語直譯又為「蘇伽多」,有「樂逝」、「善逝」、「勝逝」等意思;其中「樂」代表佛修行時所依止之道是沒有痛苦的、「善」代表此道將讓煩惱不再生起、「勝」代表此道勝過聲聞、緣覺二乘的修持。
透過帶有這三種特質的修行之道,佛到達了究竟解脫、圓滿的果報,所以稱之為「逝」。

 

藏文佛學詞彙介紹-8
佛十種名號之六
འཇིགས་རྟེན་མཁྱེན་པ།('jigs rten mkhyen pa)
解析:
འཇིགས་རྟེན། ('jigs rten) 世間
མཁྱེན་པ། (mkhyen pa) 了解、知道(敬語)
介紹:
此稱號直接彰顯的是佛的「智功德」,間接表達出佛教認為的世界觀:在許多典籍中都曾記載到斷見外道對於佛「遍知」的功德提出諸如「釋迦牟尼不可能了解世界上一切蟲子的數量,所以不是遍知」等質疑。對此,法稱論師在其因明七論中強調「所謂的遍知,是指完全了解凡夫成佛之過程中的四大要點-苦集滅道,不需要了解其他沒有切身關係的現象。」
因此,此處的「世間」指的自然就是以「苦、集」兩個聖諦所建構的五蘊輪迴,而不是我們一般認為的這個形式上的世界。


 
藏文佛學詞彙介紹-12
佛十種名號之十
བཅོམ་ལྡན་འདས། (bcom ldan ‘das) 世尊
解析:
བཅོམ། (bcom) 摧毀
ལྡན།(ldan) 具備
འདས། (‘das) 超越
介紹:
世尊一詞在梵文原為薄伽梵(Bhagavam),原本來自印度教對其神祇的尊稱,意為世間最尊貴者。然而,藏族的譯師們在翻譯此詞的過程中,從佛的特質來翻譯這個詞,將其對譯為「摧毀煩惱並超越有漏」,把佛的一切功德總集在兩個重點:斷功德(摧毀煩惱)、證功德(超越有漏)。
 
 
藏文佛學詞彙介紹-14
四聖諦之一
苦諦 སྡུག་བསྔལ་བདེན་པ། (sdug bsngal bden pa)
解析:
སྡུག་བསྔལ། (sdug bsngal) 痛苦
བདེན་པ། (bden pa) 真諦
介紹:
苦諦與一般人認為的「苦」兩者是不同的:苦是指不悅意、不舒適的「感受」,苦諦則是指有漏的精神與肉體組合,佛教稱之為「五蘊」。只要有這樣的五蘊,眾生就會直接或間接、在當下或未來感受到痛苦,所以唯有滅除這樣的五蘊,才能得到完全的解脫。
在經典中,佛強調苦諦是我們應當要了解的:正因為世間人所認為的「苦」過為狹隘,所以佛指出我們認為是快樂、甚至無感的存在,實際上都隱藏著會帶來痛苦的可能性。
 

藏文佛學詞彙介紹-15
苦諦行相之一
མི་རྟག་པ(mi rtag pa) 無常
解析:
མི། (mi) 不是
རྟག་པ། (rtag pa) 恆常
介紹:
無常是苦諦的第一個特質,五蘊都必須倚賴某些條件才能存在、也會因為其他條件而面臨到毀壞、消失,因此稱為「無常」。

藏文佛學詞彙介紹-16
苦諦行相之二
སྡུག་བསྔལ་བ། (sdug bsngal ba) 痛苦
解析:
སྡུག་བསྔལ་བ། (sdug bsngal ba) 痛苦
介紹:
苦是苦諦的第二個特質,五蘊的存在會給我們帶來種種的身心壓力,因此稱為「苦」。
 
藏文佛學詞彙介紹-17
苦諦行相之三
སྟོང་པ། (stong pa) 空
解析:
སྟོང་པ། (stong pa) 空
介紹:
空是苦諦的第三個特質,意指我們自認所擁有的一切物質、乃至於我們的感受、行為等其實都不屬於我們(因為「我」是不存在的),因此稱為「空」。
此「空」是針對色、受、想、行等四蘊而說。
 

藏文佛學詞彙介紹-18
苦諦行相之四
བདག་མེད་པ། (bdag med pa) 無我
解析:
བདག (bdag) 我
མེད་པ། (med pa) 沒有
介紹:
無我是苦諦的第四個特質,眾生慣性地認為「我」有常住、獨一的特質,但世上沒有任何常住又獨一的現象,所以這樣的「我」自然也是不存在的,因此稱為「無我」。此「無我」是針對識蘊而說。

 

藏文佛學詞彙介紹-19
四聖諦之二
ཀུན་འབྱུང་བདེན་པ། (kun `byung bden pa)集諦
解析:
ཀུན།(kun)所有、完全地
འབྱུང།(`byung)產生
བདེན་པ།(bden pa)實諦
介紹:
集諦,指的是「苦諦之因」,包括世間的種種行為與擾亂自心的負面情緒和思想等內心的狀態。
由於苦諦的產生需要許多的條件,這許多的條件就被稱為「集」,也就是「眾緣集合」之義。
集諦與苦諦涵蓋了一切的輪迴,也就是說所謂的「輪迴」一定是苦諦與集諦二者任一,其中的苦諦是果、集諦是因。然而眾生大都是瞭解到事物的現象,才會去推想其誘因,因此佛在宣說四諦時先說果-苦諦、再談因-集諦。


藏文佛學詞彙介紹-20
集諦行相之一
རྒྱུ། (rgyu)因
解析:
རྒྱུ། (rgyu)因
介紹:
這是集諦的第一個面相,也就是其作為「苦諦之主要條件」及「能夠產生苦諦」的面向。
 

藏文佛學詞彙介紹-21
集諦行相之二
ཀུན་འབྱུང། (kun `byung)集
解析:
ཀུན།(kun)所有、完全地
འབྱུང།(`byung)產生
介紹:
這是集諦的第二個面向,是指其「帶有苦諦的潛能」、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能令苦諦顯現出來的面向。

 

藏文佛學詞彙介紹-23
集諦行相之四
རྐྱེན། (rkyen)緣
解析:
རྐྱེན། (rkyen)緣
介紹:
這是集諦的第四個面向,是指其「能讓果(苦諦)完全出現」的面向。
這與「因」的差別在於「因」僅僅是有讓果生起的能力、而「緣」則是讓果真正地生起。在這個階段來看,前者是「能生」、而因緣具備的情況下則是「定生」。
要注意的是,集諦四相是所有集諦都具備之四種本為一體的特質:能夠產生果、帶有果的潛能、持續生滅、讓果真正生起,只要是因或緣,就必然具備這四種面向喔!
 


 



回列表頁

相關熱門文章

訂閱電子報

訂閱羅卓仁謙電子報,一同加入上萬位朋友了解佛學知識、佛教儀式或佛法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