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知識

唯識


現今人們所共許、以理論建立了唯識理論者,是偉大的世親菩薩。


世親在其主要的兩本著作「二十論」、「三十頌」裡完整地闡述了他的唯識觀,前者主要在闡述為什麼萬法唯識,以及如果不是唯識的話會有什麼樣的破綻;後者則是其畢生之大成,論述了八識互相影響的過程,進而講解唯識的世界觀,後代的大量論師
對「三十頌」的見解也多有註釋,「三十頌」可以說是唯識的代表性著作。

 

然而,既然要提出「只有識」的存在這個論點,自然得先提出如果有識以外的現象,會有什麼樣的問題,才能間接證明「唯識」的正確。因此,我想嘗試從「二十論」裡提出一些東西來討論。


二十論中談到了如果有外境(識以外的現象)的存在,會有什麼樣的破綻,主要有兩個原因:
1. 外境非一亦非多,所以不存在。(第十、十一、十二、十三頌。)
2. 經驗者與外境的時間差。(第十四、十五頌。)
非一非多這件事情很容易讓唯識自打嘴巴(因為心識同理也是非一非多的),個人認為不是非常強大的正因;而第二個原因,就是其關鍵的要點。


簡單來說,經部首先認為器官接觸到外在的現象後,會把訊息傳導給心識,而當心識接收到這分訊息時,那個外在的現象已經成為過去、滅了,心識又無法跳過器官直接地經驗到那外在的現象;因此實際上,心識都只是在經驗那訊息而已。
對此,經部引述了佛說的一句話「外境唯隱」,來支持其論點。


唯識更深入地得出另一個結論:既然心識從未經驗到外境,也就代表外境是不存在的;有人認為雖然心識從未真正經驗到外境、但透過心識能得到訊息這個結論,能夠反證出外境的存在(否則訊息何來?)對此,二十論裡清楚反駁到心識能得到訊息不代
表有外境的存在,就如夢中心識顯現了種種的東西、但實際上是沒有外境存在的(第十六頌)。


客觀地講,心識只能接收到訊息這是事實,但接下來的結論未免過於主觀和武斷:我們知道,要證明一個事物的存在要嘛就得靠現量的經驗、要嘛就得靠比量的推理;雖然現量無法經驗到外境,也沒有一個正因能證明外境存在;但相反地,唯識宗也舉不出一個證明外境不存在的正因、因此頂多只能得出外境存在與否不可知的結論。


其次,在這樣的前提下,當不同的眾生顯現不同的對境時,哪一個才是正確的?是要說各自的顯境各自正確、還是要說多數決?如果是前者,則這世上就不存在對錯這件事情了、修行之意義何在?如果依後者,則既然多少是相對的、對錯也就會是相對的
、有無也會變成相對的,這樣的話,唯識宗是世界上的少數者,則其自宗就會變成「錯」的了。


再者,如果以這個推理邏輯來看,唯識宗接下來的許多理論都將無法自圓其說:包括人與人的心識如何互相影響、業力怎麼累積等等,畢竟這都是無法被現量經驗、只能以一些看似強力的邏輯所證明而已。
順帶一提,如果依照龍猛的方便心論所說,只要無法現量經驗、就不可能可以比量推理:
(如說者曰:「現法皆有,神非現見亦復是有。」

問者或言:「現見之法可名為有,神若非現何得有耶?」
若言:「比知而有神者。」
「『要先現見後乃可比』,神非現法云何得比?」);但要是唯識宗敢這樣成許、則其理論系統立刻會整體崩盤。
講到這邊,不得不談談唯識與中觀的基本差異:或許誠如印導所言,中觀以破為宗、
而唯識則以立為根,自然會影響其思想的侷限性與辯論技巧的差異;導致唯識仍不能根除某些問題點。


唯識最重要、最強而有力、足以提出「沒有外境」的理論,是他們所說的「時間差」。
也就是說,當我們的心識經驗到外境的時候,需要由器官先接觸到外境、下一秒我們的心識才有辦法看到;然而當他看到的時候,上一秒的那個對境已經滅了、這一秒的還在被器官接觸所以尚未傳導過來,因此心識本身從未真正地看到外在的對境,而是看到某種影像。

 

他們接著進一步提出,既然心識無法直接經驗外在的東西、自然有就無法間接推理來認知他;這樣的話,實際上就完全沒有「外在的東西」能被經驗到,他們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如果對以上的部份不了解的朋友,可以反覆多看幾遍,應該就能了解了
我一開始覺得這個邏輯真是完美到沒有破綻,但不久後,就開始產生許多的疑慮,或許是思考不成熟,但也是個看法吧:
首先,唯識設置的前提「一定是器官先接觸到事物,下一秒心識才能經驗到。」有其狹窄性、硬要將心識與器官分個前後其實毫無道理可言。
其次,心識無法經驗到外在的東西,不能代表外在的東西不存在;夏蟲不可語之冰,不代表沒有冰的存在一般。這最多也只能說「對我們來說無法證明其存在」而已,應該只能算是不可知、不是「無」。
以上兩個部分明天有空再細細討論,今天看完二十頌後突然有個感覺,就寫下來了。

 



回列表頁

相關熱門文章

訂閱電子報

訂閱羅卓仁謙電子報,一同加入上萬位朋友了解佛學知識、佛教儀式或佛法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