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知識

藏傳佛教的閉關

 

閉關,大家想到的好像什麼都不做、坐著那兒放空;或是任何不出門的禁閉都叫閉關,但其實,藏傳佛法的閉關制度,是一套深入鍛鍊「禪修」的制度。

「禪修」一詞在佛經上的用詞(廣義上)是「 靜慮 (Dhyāna)」,意指讓心「 寧靜地觀察 」,這就牽涉到「寧靜」和「觀察」兩個重點,也各自存在著讓心寧靜自由的「止」和讓提升心智觀察力敏銳程度的「觀」。

 

靜慮的目的,是重塑、鍛鍊我們的心,讓我們的心更自由、更不受慣性和路徑依賴的束縛,更能自我覺察並觀察到現實等等;當然,每個人練習靜慮的目的不一樣:有些人想要成佛、有些人想要解脫,有些人則只想要睡得好、或是不要太情緒化,每個人的目的,本來就有不同。

其中,有一類人、甚至是大部分份的人,其目標是讓我們活出某種精神:活出慈悲、活出智慧、活出寬容、活出覺察,讓我們在面對日常生活時,能夠把這個精神付諸實踐,滲入自己的觀念、反應、情緒和行動中,讓自己得到快樂、也讓他人得到快樂;這類人所練習的「靜慮」、是讓他們「 活出某種精神 」、「 成就某種精神 」的靜慮,因此這類靜慮技巧叫做「 成就法 (Sadhana)」。

 

佛法將這些精神具象化成一位又一位的聖者,慈悲的具象化是「觀音」,智慧的具象化是「文殊」,效率的具象化是「度母」,堅忍的具象化是「不動如來」,諸如此類;相對的,去活出這些精神的靜慮技巧,就會各自稱為「觀音成就法」、「文殊成就法」、「度母成就法」和「不動如來成就法」。

 

一個成就法中包括非常細緻的許多步驟,有很多分類的角度:從教理上來看,一個成就法都會涵蓋屬於顯教的聚資加行和密教的本尊瑜伽,儀式上則涵蓋真實供養和觀想供養,行動上則涵蓋身結手印和口誦真言,禪修技巧上則涵蓋止與觀;但最重要的是,一個成就法的訓練有其規定的流程與期限:

基本上,一個成就法分成兩大流程, 一個是鍛鍊自心、重塑自我信念和認知的「 唸誦 」,另一個是轉化我們處世態度與能力的「 #成就 」,這內外兩階段的訓練,志在能讓人如前述般「 活出聖者的精神與生活 」。而每個不同的成就法,又會視其長度和當事人的能力,而 #期限不同 :短則三天、長則半年,都有可能。

 

藏傳佛法所謂的閉關,就是密集修煉一組又一組的「成就法」,這也是 #汐止長青林 扮演的角色:這不是一個公開讓所有人隨意僻靜的所在,而是真心希望學習成就法的人,解脫Mokshahh完成應具備之訓練後,上山閉關實踐一次、或是很多次、或是很多類成就法的所在。

 

一般來說,藏傳佛教最廣為人知的儀式莫過於灌頂 ,然而,「灌頂」本身並不是「祝福」的意思,而是「 授權 」;授什麼權呢? 授權讓你可以修持成就法 。話反過來說,如果你沒有要練習其成就法,那你何必灌那個頂?現在台灣的狀況是:要嘛到處都有人在灌頂、也有人在接受灌頂,但是很少有人提供機會( 大概不到1% )讓得到灌頂者修學灌頂後的成就法。

少數有的幾個單位,也是完全按照藏文化在教學:使用藏語的唸誦儀式、凌亂的文字排版、缺乏系統性樹狀教學等等,用現代教學體制和全華語教學、實修、閉關等等,真正解脫Mokshahh 僅此一家,別無分號 。
 



回列表頁

相關熱門文章

訂閱電子報

訂閱羅卓仁謙電子報,一同加入上萬位朋友了解佛學知識、佛教儀式或佛法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