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知識

關於脈輪與佛教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1.現代流行的脈輪理論是「七脈輪觀」,是西方人吸收印度七脈輪理論後,在西方文化中漸漸累積後增長出來的觀點。
2.印度曾經流行各種脈輪觀,主要包括:三脈輪觀、四脈輪觀、六脈輪觀與七脈輪觀。
3.最古老的脈輪觀是四脈輪觀,出自公元第九世紀的《喜金剛續》(Hevajra Tantra)、主張「頂喉心臍」四個脈輪。
4.同世紀稍晚出現的《密集金剛續》(Guhyasamāja Tantra)及其註解《金剛鬘續》(Vajra Mala Tantra)則是最早提出六脈輪觀的文獻,亦即在前四脈輪上加上「頂髻輪」與「眉心輪」。
5.還有另一種六脈輪觀,根據的是十世紀出現的《時輪金剛續》(Kalachakra Tantra),但其指的則是前四脈輪、加上「密輪」與「海底輪」。
6.三脈輪觀則在此後才被提出,主張三脈輪觀的文獻大多不稱之為「輪」而稱之為「結」,體內由下而上也就是:一、梵天結。二、毗濕奴天結。三、樓陀羅天結。
「三結」一詞最早出現在《圓滿無死論》這部哈達瑜伽的文獻始祖中,或許因為其中主張「大穿刺(Mahaveda)」這種練習方式,也就有「穿破繩結」這一具體意象。
7.七脈輪觀的源頭,常見主張是印度教的《Kubjikāmata-tantra》,然而其中只有隱晦提到6+1、也就是六個脈輪與一個能量中心,並沒有提出很具體的「七脈輪」觀。
8.藏傳佛教一般認為,七脈輪觀根據的是十一世紀晚期的無畏生密(Abhayakara Gupta)阿闍梨的《吉祥勝樂輪續廣註.要門苞》(Śrī sampuṭa Tantrarāja ṭīka amanāya mañjari)
9.《要門苞》與《Kubjikāmata-tantra》同屬王羅摩波羅(Rama Pala)時期,不過《要門苞》在提到七脈輪理論時、並沒有深入解釋:
它呈現的是一種「這是常識」的語氣、或許代表其所根據的文獻有更早的根據,值得關注。
可見,不論是脈輪之首四脈輪、或是其他各種脈輪觀,幾乎都是源自佛學文獻;不過,千年之後,佛法的主流是四脈輪、而印度文化與西方療癒體系更重視七脈輪。


圖為《要門苞》的作者無畏生密(Abhayakara Gupta)阿闍梨,網路資料。



回列表頁

相關熱門文章

訂閱電子報

訂閱羅卓仁謙電子報,一同加入上萬位朋友了解佛學知識、佛教儀式或佛法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