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知識

我的第一本書《辯經・辨人生》

 

一、關於《辯經・辨人生》
我的第一本書《辯經・辨人生》中,談的是原始佛法的修行觀點及其效益,可以說是一種對佛法基礎認識與反思,但是原始佛法的解脫法門實踐存在有一個很大的前提:

原始佛法修行成本極高,學人幾乎是要屏棄現有生活,完全投入其戒定慧訓練方可得,但這種修行有極大的「排他性」,對於附有各種責任的現代人來說、幾乎不可能吧?

另一件事情是,如果要這麼做,就會開始出現另一種問題:想像一下,要支持一個完全沒有生產能力的大僧團,必須有多少人的支持?而要有這些人的支持,需要有多少妥協與無奈?

 

二、關於人間佛教

眾所週知,印順導師的人間佛教修行理論,在現代的實踐上有許多爭議,功過暫且不論;但我們必須承認,其人間佛教的概念:「中道思想 plus 十善」,其實最符合大乘初起時的狀態、也是最符合現代人的修行技巧。可惜的點在於,這樣的法門在現代廣傳時越來越往「十善」偏重、而輕「中道」,走向人天乘。

簡單來說,大乘法門與原始佛法的差異,就在普遍度上有所不同:大乘的修行是一種生活態度、抱持著這種態度的人,其每天平凡的忙碌生活,都是調伏自心的過程、都是走向解脫的過程。這種修行不帶有硬性的「排他性」,所以它更適合每一個人。

然而,這種明明很浪漫、明明很適合每一個人的修行,卻在代代相傳的過程中,被許多人冠上很多教條式的規則,將其變成某種可怕的教條法門,搞到最後、修行大乘幾乎是一個困難又艱澀至極的道路,所以還早期大乘一個清白,或許就是我這本書的一個主軸。

 

三、理性大乘
當然,純然的浪漫勢必走入接近否定因果、忽視因緣的道路,這也並非中道之本質:因此瞭解整個「軟性、浪漫的修行觀」背後的「主義」,至關重要:我在書中創造了一個詞「主義式修行」,就是為了講清楚這個重點。大乘佛法的修行技巧,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強化一種主義、而這種主意被稱為「三輪體空」,它不是單純枯坐的戒、定、慧可以達成的,反而需要大量的入世與考驗,才能提煉出來。

 

四、往生論

往生淨土,可以說是幾乎每個佛教徒現在對死後的期待!然而,現代的淨土論其實也走向某種一因論:全然的託付、全然的信仰、全然的給予等等,卻沒意識到這種說法是佛陀的方便說,而古印度諸論師們早在經論上已經對此有細緻地開展與解釋。

《辯經・辨人生》中,我有提到佛法的轉世觀:一個生命之所以會轉世是因為有「我愛」、其轉世去處受「煩惱」決定,而轉世後的生活則受「有漏業力」影響;這三個元素是轉世的主要動能,這樣的轉世被稱為「分段生死」。而往生淨土,其實是一種「類變易生死(並非真的變易生死,但元素相近。)」的過程,這個過程一樣有三個元素、取代著前說的三個元素。

取代「我愛」的是「慈悲」、取代煩惱的是「發願」、取代業力的則是「隨念與供養」;掌握這三個元素,是安心往生的重要條件,同時也是正本清源、彌補現有往生論在理論上的許多易誤解之處。

 

古德說「死生事大」,如果我們認為只要「一聲佛號」就能得到往生、平常仍然輾轉有漏,那實在也是對死生之事沒什麼警覺。

2019年,我會就《辯經・辨人生》與《辯經・理性的浪漫》之間的修行技巧差異辦一些講座,同時也會依照藏傳佛法的傳統推出一些簡單的禪修模組,讓大乘理性主義的修行觀點,能夠利益此生、利益來生。
 



回列表頁

相關熱門文章

訂閱電子報

訂閱羅卓仁謙電子報,一同加入上萬位朋友了解佛學知識、佛教儀式或佛法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