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知識

佛法如何看待愛與貪

 

深層來說,佛法談的「愛」,是屬於本能性的「愛」:「愛」跟「貪」這兩組反應,在佛法裡面屬於不同的範疇:

愛是本能性的,而貪往往是情緒性的,在本能性的愛發動之後,才會進一步帶動情緒性的煩惱開始運作。

悉達多對這樣的過程做出詮釋:「物質、感官與經驗的接觸會傳導訊號,大腦接受到這個訊號後,會產生『愛』,而『愛』進一步會產生『取』。」

(三事和合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雜阿含》卷8)

 

要知道什麼是「愛」跟「取」,就得從這個本能與情緒來討論:很多佛教徒誤以為愛就是煩惱,但事實並非如此,因為煩惱是情緒性的,而愛是本能性的,這在佛法中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成唯識論裡面有提到:
「雖然所有的煩惱都屬於『取』,但它們都來自『愛』的催生,所以『取』也稱為『愛增』。」

(雖取支中攝諸煩惱,而愛潤勝說是愛增。)

從這段話我們可以知道:
1. 「愛」不是情緒(因為所有的情緒都是屬於「取」。)
2. 「取」是本能的愛固化成的各種情緒。

 

這其實也挺符合現代醫學對大腦的解釋:人的大腦分成三個區塊,本能性的腦幹、情緒性的腦緣與理性的腦皮質。

本能性的腦幹又稱為爬蟲類腦,任何本能性反應都是由其掌控,而佛法所說的「愛」應當是這個區塊的反應。

腦緣又稱為情緒腦,主管任何的情緒、也就是包括「貪」等等的一切煩惱,所以佛法談的「取」,明顯是屬於這個區域的行為。

 

現代學者也有一些研究,舉例來說,在關鍵評論網的一篇文章(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35554)就提到:

「當一個人生氣的時候,腦幹會活化來預備『戰鬥或逃』的行動、腦緣會活化讓情緒逐漸高漲,此時原始腦跟情緒腦會『綁架』皮質層,讓生氣的人「退化」成被情緒充滿而無法理性思考的哺乳類狀態,或再退化成只剩下「戰鬥或逃」等本能反應的爬蟲類狀態。」

 

這可以說是對「愛」進展到「取」之間的過程,最好的描述:本能激化了情緒。

了解本能的「愛」與情緒的「貪」之差異,至關重要, 因為「貪」是腦緣的反應,但「愛」是本能的反應,而這,是一個好消息。

你可能會想說:「不對啊!愛是本能的話,那是否代表愛就很難消除了呢?」

一個角度可以這麼說,但另外一個角度是:「既然本能腦可以綁架情緒腦,那它也理當可以不要去綁架它。」

也就是說,「愛」,是不一定要發展成「取」的:我們可以在本能與情緒的連結中,讓它停下來,讓它休息。

 



回列表頁

相關熱門文章

訂閱電子報

訂閱羅卓仁謙電子報,一同加入上萬位朋友了解佛學知識、佛教儀式或佛法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