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知識

唯識隨筆

 

唯識最重要、最強而有力、足以提出「沒有外境」的理論,是他們所說的「時間差」。

也就是說,當我們的心識經驗到外境的時候,需要由器官先接觸到外境、下一秒我們的心識才有辦法看到;然而當他看到的時候,上一秒的那個對境已經滅了、這一秒的還在被器官接觸所以尚未傳導過來,因此心識本身從未真正地看到外在的對境,而是看到某種影像。


他們接著進一步提出,既然心識無法直接經驗外在的東西、自然有就無法間接推理來認知他;這樣的話,實際上就完全沒有「外在的東西」能被經驗到,他們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我一開始覺得這個邏輯真是完美到沒有破綻,但不久後,就開始產生許多的疑慮,或許是思考不成熟,但也是個看法吧:
首先,唯識設置的前提「一定是器官先接觸到事物,下一秒心識才能經驗到。」有其狹窄性、硬要將心識與器官分個前後其實毫無道理可言。

 

其次,心識無法經驗到外在的東西,不能代表外在的東西不存在;夏蟲不可語之冰,不代表沒有冰的存在一般。這最多也只能說「對我們來說無法證明其存在」而已,應該只能算是不可知、不是「無」。

 



回列表頁

相關熱門文章

訂閱電子報

訂閱羅卓仁謙電子報,一同加入上萬位朋友了解佛學知識、佛教儀式或佛法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