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知識

佛法如何看待暴力

 

香港的情況越來越劇烈,我覺得似乎該簡單寫一篇文章,談談佛弟子們該如何看待暴力。

一、基礎核心:不害

不傷害(Ahimsha)一直被認為是印度文化、特別是佛法所重視的精神,這種精神的體現主要出現在阿育王時代。相對於原始佛法以出家人為主、較為獨善其身的世界觀,阿育王所弘揚的佛法,帶有更多普世價值的體現,諸如護生、不害、慈憫等等,大都是他的時代特別重視的概念。

然而,這樣的精神自然不逾越佛法的世界觀:這種不害不是教條主義的「不能傷害別人,否則你會下地獄bla bla bla」,也不是道德勸說的「不傷害別人大家才能共贏」,事實上:如果所謂的不傷害是建立在這種論點之上,那在資源困乏的古代、大家必須爭奪資源稀缺性的情況下,是很難真正得以實踐的。

 

佛法所關注的不離開「認知—情緒—行動」這個循環,用佛法術語就是「無明—煩惱—業力」,在這個框架下,傷害性的情緒、行動,真正傷害到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這才是佛法不鼓勵暴力的原因、或者更具體來說,佛法不鼓勵「情緒性」的暴力,以及其所產生的行動,包括語言暴力、行動暴力、甚至冷暴力也算。

概言之:所有負面情緒所催生的,就是暴力、也才叫暴力。

 

二、大乘精神:利他

在上說的前提上,當一個行動「並非以負面情緒」所催生,而是基於更正面、寬容的態度時,它就不被視為暴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乘佛法中,有大量看似憤怒的菩薩、佛,同時也記載了許多修行人、包括釋迦牟尼佛本人,曾經心懷慈敏殺了一個人的故事。其所展現出來的行動雖然是「殺」,但本質上並非基於情緒的控制,所以依照佛法的世界觀,這並不會被稱為暴力,所以記載大乘行者戒律的典籍《律儀二十誦》就說:「悲故具慈念,善心皆不犯。」

然而,這是很難的:我們日常生活中,要稍微不受情緒控制都很困難,何況是在面對這種情況時呢?用佛法術語來說,大乘菩薩的這種行為「非凡夫行境」。
 

三、遭遇暴力,怎麼辦?

佛法並不鼓吹「所有」人都要「馬上」實踐大乘菩薩的道路,反而是強調心態的建立至關重要(專有名詞為:發起菩提心),那麼、在我們尚未真正具備這種心態前,如果我遭遇到他人的暴力攻擊,在佛法的觀點中,我是否該反擊?反擊是否會造成傷害?該反擊到什麼程度?

不少人以為,無條件的安忍是佛法的唯一道路,但事實並非如此:在許多戒律文獻的記載中都會告訴我們:「當自護身命,護戒亦如是。」自我保護既然如此重要,那麼遇到他人暴力來襲、造成身命危害時,反擊也就變成我們這種初學佛弟子唯一的方案。

 

然而,或許在這邊要注意的是:這種反擊「盡量」不要是情緒上的憤怒、更重要的是盡量不要以「我要傷害你」、「我要報復你」為動機,而是以「我要離開這個現場」、「我要擺脫你」為動機。因為如果動機為前者,就會符合《俱舍論》所說:「於有情類憎恚名瞋,謂:於他有情欲為傷害事,如是憎恚名瞋業道。」而使該行動成為十惡業之一。反之,如果動機為後,那麼實在很難從佛法角度論證該行為是惡業、甚至可以說是在符合佛法價值觀中「自護身命」的一種表現。

講到最後,或許就是「比例原則」吧。

題外話,很多時候,我們現代人最常發生的,反而是言語暴力。
 



回列表頁

相關熱門文章

訂閱電子報

訂閱羅卓仁謙電子報,一同加入上萬位朋友了解佛學知識、佛教儀式或佛法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