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知識

《佛本生鬘百集》施篇十本生之二菩薩本生鬘之屍毗王本生第二

供養人:林秀麗
世尊過去為了利益我們,承受許多苦行、更為了如實修行而恭敬聞法。
據說,世尊往世身為菩薩時、因長期串習善法並精熟累積福德,某一世投生為屍毗國的國王。
屍毗王樂於照顧長幼、個性溫和、善待大臣,而且天性聰慧,學問廣博,時常持咒修行且身形威武,因此長輩也視其如己出。


讚曰:
妄人遭調伏,愚人逢失機;
凡俗所沈醉,即如實繁盛。
寬宏慈悲德,國王巨財主,
施捨而救濟,皺者謁顏樂。
屍毗王樂善好施,所以城市的周邊建設了許多倉庫,裝滿了各種糧食和工具等;他自詡爲聖人的追隨者,志願滿足並尊敬一切眾生,所以如即時雲雨一般,為有求者提供一切服務,無論是食物、臥具、衣物、花鬘、金銀等,他都會滿足對方所需。
屍毗王的事蹟,逐漸從屍毗國傳揚出去,外地人也爭相來到此國。

 

讚曰:
遊歷十方已,未得飲食者,
乞子來此國,如象群入湖。
王樂施濟貧,慈眼視來人,
猶如親朋歸,喜見其眼目,
喜聞其乞聲,亦喜濟其願。
乞子口耳傳,王好施名香;
王震攝餘王,如象王統象。


有一次,屍毗王一邊巡視著倉庫,發現自己佈施許多、以致窮人越來越少,擔心自己沒有佈施以積福的機會而憂心,他心想:「如果有人無忌於提出要求、希望我佈施肉身就好了!但我可能曾因煩惱而沒有善待他們僅限於物質上的匱乏,所以他們又怎敢提出如此的要求?」
讚曰:
王廣大施德,己身亦不戀。
起心動念已,地震如激動。

 

帝釋天王感到地震、又看到須彌山頂光影閃爍後,心想:「發生什麼事了?」然後觀察到這是屍毗王的殊勝心願所致,驚訝不已:「這位人王發心佈施,我應觀察其真實意圖:如此想佈施肉身的心願,究竟是否為真心至誠而立?」
嗣後某日,屍毗王在臣子圍繞的眾中隨願濟貧,在典藏大臣的監督下,拿出自己寶庫中的寶石、金銀、財物、衣飾、駿馬、馬車都佈施給窮人。
帝釋天王因此變成一個年老失明的婆羅門,混入窮人群中、然後來到屍毗王面前;國王見到他後、立刻心懷慈悲的派大臣迎接。
大臣詢問長者:「你需要什麼?」老人靠近國王、向國王請安後,便說出他的願望:「國王萬歲!今日,我這個失明已久的老人想向國王乞討一隻眼睛,假使國王留有一眼、日常仍應能無礙治國吧?」

 

菩薩聽這個請求後,深感如願以償,心生喜悅,同時因生性多慮、所以又想到:「這老人所言是否為實情呢?會不會有什麼隱情?」他詢問老人:「長者!是誰指示你來向我乞討一隻眼睛呢?佈施眼目是極其困難、聞所未聞之事啊!」
這位帝釋天王化現的長者識破了國王的心意,回答:「我是受帝釋天的指示、建議我來向您乞討眼目的,懇請您圓滿我的心願吧!」
菩薩既得知此為帝釋天王的指示、可見此長者無疑是需要眼目,更加喜悅於能夠滿足其心願而說:「長者!我必圓滿的你願望!雖然你只向我乞討一隻眼睛,但我願將雙目都佈施給你,讓你能夠清楚識物,所心所欲地四處旅遊。」


大臣們得知國王要佈施出自己的雙目,皆感到驚慌恐懼、悲痛欲絕,立刻懇請國王停止盲目又不合理的佈施、千萬不能佈施出自己的眼目:
不應為一盲,捨我等萬臣,
不應令眾生,歡樂轉悲哀。
王能施一切:價增之財寶,
威勢之坐騎,馬車大象等,
及足環聲響,享樂之樓閣。
唯除王雙目,絕不應施人。
願大王深思,眼目何堪贈?
大臣們又說:「大王!若這真的是某尊神的指示、那何必需要你的眼睛?神能控制一切,必能滿足此人的願望、何須等你佈施?所以,請佈施錢財即可、不要傷我們的心!」


菩薩慈悲和善地回答大臣們:「我既已承諾一切都能佈施,如今若因慳吝而背棄此誓言、豈非再度被慾望之繩所束縛?又有什麼罪惡比承諾佈施後、因慳吝而反悔更嚴重?沒有什麼行為,比宣誓要佈施濟貧後、卻沒有辦法實踐的謊言還惡質了。」
他接著又說:「你們可能心想:若真的有神力,此人為何會沒有得到雙眼?其實,沒有任何事物可以『單因而生』,天神的造化也必依賴多重因緣;如今,他來向我求目、也為因緣之一環,因此你們不該阻止我的佈施。」
大臣們長跪於地哀求國王:「無論是聖物、糧食、財寶皆可佈施,唯獨求您不要佈施雙目!若您不應允,那我們就跪地不起!」
菩薩回答:「不願濟貧者本質上就是不樂於佈施的,而對有水之人佈施水又有何益?佈施本來就是要給予對方所缺乏之物!」


大臣們改變方式,軟言勸慰地拜託國王:「大王!請深思!有些行人因苦行而得三昧,有些行人因佈施而得美名與地位;但放棄自己如天王一般的權勢、隨意施捨雙目這種事情則是聞所未聞!您身為頂光熾盛的人王、佈施美名已足以媲美三十三天,又何必佈施眼睛!」
菩薩慈悲地回答:「我的佈施修行,並非為了權勢、善道、解脫或名聲,我是為了救世利生、才努力佈施。」
然後,菩薩親手下剜下清澈的雙眼、雙眼眶瞬間變得無花之湖般黯淡;他喜悅地將雙目獻給失明的老人,帝釋天王則立刻以神力、讓雙眼置入老人眼眶中後,能夠看見在場的君臣們。


當場的王妃與諸大臣看見大王失明、長者得目,無不以淚洗面。
讚曰:
帝釋極訝異,人王菩提心。
帝釋天王的驚訝之心瞬間轉成信心:「這人的勇敢與利益眾生之心願、我雖已親眼所見,但不由得懷疑自己在做夢!我怎可讓如此稀有之人在黑暗中度過餘生?」他便施法恢復菩薩的雙目、但沒有恢復視力,暫時了平息了臣眷們的驚恐。
屍毗王疲勞地想到靜處獨處,因此來到蜂鳴不已的花園中、池旁一棵盛開鮮花的香樹下盤腿而坐,帝釋天王也來到屍毗王面前。


屍毗王問:「你是誰?」
帝釋天王答:「我是帝釋天,來拜訪你。」
國王又問:「歡迎您!請問您有何吩咐?」
帝釋天王答:「那國王又有何願望?我定能滿足。」
但屍毗王習於佈施,卻不善於請求,稍加思考後、回答:「天王!我富有、軍隊強大,但在我佈施雙目失明後,只願求得一死:我既滿足了他人的願望,現在只希望求死之願得以滿足。」
帝釋天王回答:「聖人皆曾受苦、不必灰心。但我想問你:當時那位老者向你乞討雙目時,你心中有何感受?想了什麼?請勿隱瞞!」
屍毗王說道:「你是天王、怎麼可能為我所欺!但請為我作證:我聽到乞討之語時、如聽到喜訊一般只只感到喜悅!如我所言不虛,請讓我恢復一目的視力。」
屍毗王立刻因其真實語力及福德力而恢復了一側的視力,瞬間能視見萬物。


屍毗王經歷了這樣的奇蹟後,大喜地又向帝釋天王說:「當他向我乞討一隻眼的時候,我便喜悅地獻給了他雙目,如我所言不虛、那請讓我恢復另一眼的視力。」便立刻滿願。
當時,山崩地裂,海浪洶湧,天上傳來悅耳的鼓聲,更有香美的花瓣從天飄落,天女們也圍繞著天神來到此處,紛紛讚嘆著國王。

讚曰:
舒適微風起,眾生皆歡悅,
妖魔咸驚訝,誠心感喜悅,
敬仰王善行,讚嘆口耳傳,
偉大慈悲行,其心白無垢,
頂禮不自私,勇猛穩健者。
雙眼開如蓮,再成眾生主,
福德真實故,大王已遠勝。
帝釋天王滿足地告訴屍毗王:「大王!太好了!我並非無知於你的心意純潔!你的雙目如今不僅復原,今後還能透見方圓百里之內的一切、甚至看透山岩間隔。」說完,帝釋天王便消失了蹤影。


菩薩的大臣、僕從與內官們見證了這一切、都驚訝不已,國師們唱著「萬歲」等祝賀詞;王宮上樹起了各色旗幢,屍毗王則穿戴各種飾品、換上朝服,然後坐於殿內陛上,向大臣、國師與內官們講述這段經驗:
福致今幸福!吾神眼觀照:
滿足眾乞人,隨緣濟眾生。
我具透視力,方圓百里地,
雖為山岩隔,亦能如實見,
為何人肉身,卻得神慧眼?
和愛所生施,堪稱至高故。
國人見此事,勤施善用財,
餘國亦隨此,善名得樂道。
佈施利世間,使財具意義,
佈施更聚財、吝施豈非愚?
如是,世尊為了我們、歷經百千苦難以修正法,故應恭敬聞法。
更應禮讚如前所述,如來偉大之慈悲功德及其現法受果。
如此恭敬如來所獲之福,能於此生化為大力福德與如花美名。
菩薩本生鬘之屍毗王本生第二終。


-
譯者記:
一、一般來說屍毗王的故事對應的是割肉救鷹,我也是第一次看到挖眼濟貧的版本。
二、這段故事在菩薩答覆臣子們關於天神如何造作的部分,體現了一個佛法的價值觀,非常有趣。
三、從這週與上週兩次故事的結尾可以發現,或許這種故事早期流傳時,是作為法師要說法前聚集大眾的「等待時間」所講的故事,最後再導向「要好好聽課喔」。
四、其實整個配置蠻適合慈濟的手語的。



回列表頁

相關熱門文章

訂閱電子報

訂閱羅卓仁謙電子報,一同加入上萬位朋友了解佛學知識、佛教儀式或佛法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