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知識

關於內在小孩

《無上續》中用一個譬喻,來形容我們的覺性:「一位貧女腹中懷了個未來會成為世界之主的幼嬰,貧女不知道那個幼嬰將成為世界之主、幼嬰也無法告訴貧女。」
這個具象的形容,譬喻的就是我們的覺性、也是我很喜歡的一個譬喻,我依照這個意象、設計了我們系列的「胎藏聖像」。


這個概念的確與現代流行的「內在小孩」概念類似,然而、佛法是怎麼描述稚幼的覺性的呢?
首先,這個稚幼的胎兒之所以特別、是因為他「尚未但將會」成為世界之主,他有進步空間、也需要進步。
其次,這個進步並不會影響到他作為「世界之主」的本質:所謂的本質,就是他的領導特質,而這個領導特質或許是天生的、不是後天「訓練」得以進步的;然而,有效的訓練,能夠讓這份領導特質得到最大的彰顯。

 

從這個切點,我認為,佛法體性的稚幼覺性訓練、與常見的「回歸內在小孩」,有一個最關鍵的目標性差異:
佛法體系的訓練,其目的是讓內外合一:
這個稚幼的覺性、終究能夠成長為壯碩的覺性,陪伴我們面對日常的繁瑣生活。
正確的方式,並非讓我們「只覺醒於自己」、或只是一種「回歸」與「停留」在內在小孩的狀態,不是只是去「感受」回歸到內在後的平靜;而是要經過外在的鍛鍊,將這份經驗外擴,於日常生活的事事物物。
我內在的稚幼的覺性,將能統御我一切的外在經驗。
這才是佛法訓練之特色與可貴之處吧。

 

這樣的訓練,必須透過「日常的練習」與定期的「強度練習」,就像是一個健康的身體,需要日常的輕度運動(多走路之類的)與的強度練習(重訓等等)。
同樣的,我們提供的日常訓練是3%的歇在禪修練習、重訓則是「一日禪」,一日禪由四座的一座禪構成,目前每月一次、9月開始會於桃園、台中、高雄三地同步啟動每月這一次的現場共修。
「一日禪」是噶舉派禪修系統的整合,帶有「大手印」禪修的特色,一般認為只要掌握這三大因緣、那麼不論做任何禪修,都能進步神速。
我建議有興趣的朋友,先加入羅卓仁謙的LINE@,然後:
1️⃣日常練習:
按下選單的「3%」按鈕,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練習。
2️⃣強度練習:
按下「線上佛學院」,右滑到「禪修課程」,然後看完八堂課。

https://liff.line.me/1645278921-kWRPP32q/......

八堂課的技術既可以在日常練習,我也很鼓勵大家每月來一次一日禪練習。
未來,我會花跟多時間跟大家介紹一日禪的特色及重要性。

 



回列表頁

相關熱門文章

訂閱電子報

訂閱羅卓仁謙電子報,一同加入上萬位朋友了解佛學知識、佛教儀式或佛法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