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知識

《佛本生鬘百集》施篇十本生之六菩薩本生鬘之兔身本生第六

供養人:王延群
大菩薩們就算身為畜生、也會盡力佈施,更何況身而為人、自然更是佈施無盡。
據說,往昔佛陀為菩薩時,某一世曾投生為一隻兔子。
這隻兔子住在一處清淨的草地,灌木藤樹叢生,花果累累,附近有蜿蜒的河流與湖泊,是一個適合修行者隱居之地。
讚曰:
兔形美健勇,健壯威武姿,
弱獸皆依賴,安居如獸王。
兔王皮肉毛,三層皆亮麗,
草木堪為食,肉體如世尊。
兔王身語意,仁慈勤饒益,
獸子皆安寧,放下害他心。


兔子的高尚品格,使其有三個良友,分別是一隻水獺、一匹豺狼一隻猴子。
他們彼此如親屬一般,而且秉性溫潤、具有慈心、不殘害其他生命、恪守正法,他們的行徑甚至讓天神感到驚訝。
讚曰:
享樂障善法,行善免劣樂,
人行善得樂,獸造善亦然。
兔子為其中,大慈之導師,
順德品高尚,揚名達天界。
某日傍晚,幾位朋友來聽聞兔子說法,當時是十四日、他們見到如銀鏡般的明月,但尚未滿月,有一面微缺。
兔子便對朋友們說:「未滿之月如微笑一般、提醒我們要布薩了!明日就是十五日,我們應當持守齋戒,並以如法得到的佳餚來款待過客。」
兔子接著以一段偈頌說明生命無常,以及培福的重要性:
聚終則離別,有興必有衰,
生命瞬如電,因此須謹慎。
勤修施與戒,福報爾興增,
輪迴惡道時,世依福德勝。
唯月亮美兮,伏群星之光,
眾光日最明,眾美福最豔。
王憑福德力,彼王及臣吏,
除傲如寶駒,喜從一切令。
雖汲汲營營,少福難順心,
大福能除惡,少福必招災。
不說招苦言,不行不善道。
願造福吉祥,生樂修善心。

朋友們承諾要依循兔子的教誨,頂禮他後各自回到居所。
 

等到朋友們都離開後,兔子思索著:「我的朋友們善於覓食、但我又能用什麼東西款待過客?
「我能供養的也僅有花草樹葉,這樣的物品如何能使來者歡喜?」正感到一陣無奈時,他又想到:「善哉!我若『獻身為食』就是最好的待客之禮,我何須憂傷呢?」為此,兔子感到十分喜悅。
因著兔子的善念,四方出現虹霓、大地震動、祥雲飄聚、雷聲不斷、鮮花綻放,微風徐徐將花香傳播四方,使帝釋天與諸天人也感到相當驚奇。

 

帝釋天為了試探兔子的心意是否真實,次日午後將化身為一位婆羅門,貌似迷路、中暑且飢渴疲乏,一路大聲哭叫,可憐兮兮,啷嗆地走進樹林。
四隻動物聽到有人求救,立刻趕到現場,只見一名可憐的迷路者,狼狽不堪。
他們靠近後很有禮貌的詢問道:「你們害怕、請把我們當成朋友!我們會照顧你,讓你舒適後再自由離去。」
水獺為了款待他,急忙去撈來七條自然死去之魚,豺狼也帶來一塊旅人遺失的奶餅,猴子則摘來一顆熟透的庵摩羅果,他們都合掌祝福這位婆羅門後、便將食物供養他,並請求他留宿過夜。

 

最後,兔子前來行禮:「我只是一無所有的林中白兔,在齋戒日與貴賓您相逢,雖然沒有任何食物能供養、但我願意將自身獻給你作為食物。請您享用之後休息一宿。這是我僅有的,我願將此奉獻給您。」
帝釋天化現的婆羅門回答:「我們嚴禁殺生,怎麼可以這樣取你的性命?」
兔子回答:「你真是具有慈悲心的婆羅門!我去想想辦法,請您在此地等我回來。」
帝釋天知道兔子的心意,便在附近變出一堆赤紅的火堆,兔子四處找尋獻身之法、在見到火炭後興奮不已。
他回來告訴婆羅門:「我已經找到方法了,所以請您圓滿我的心願,好好想用我的身軀。」語畢,兔子便如天鵝入湖毫不猶豫一般、跳入火炭中。

 

帝釋天見到這樣的捨身之行,感到驚訝不已,他立刻從婆羅門的形象轉變回帝釋天的模樣,伸手托起兔子的身軀,帶入天界,展示於天人們:「諸天子,請看這大賢者的驚人壯舉,並隨喜他!」
讚曰:
慷慨待客者,捨身以悅客,
無物施人者,亦難如此施。
此類雖為獸,品行極高尚,
人天懶行善,應以此為範。
應常習功德,模仿勤行善。
帝釋天為了讚揚兔王捨身的行誼,便在帝釋宮頂、善法堂頂、月宮中央都放上兔子雕像。
今後月圓夜,月中兔身影,
如鏡中倒影,明現而莊嚴。
故世人廣稱,能啟睡蓮者,
夜相之月亮,美名為懷兔。
大菩薩們就算身為畜生、也會盡力佈施,更何況身而為人、自然更是佈施無盡。
他們就算身為畜生、也樂於造善,所以供養他們最好的方式、就是恭敬造善。
菩薩本生鬘之兔身本生第六終



回列表頁

相關熱門文章

訂閱電子報

訂閱羅卓仁謙電子報,一同加入上萬位朋友了解佛學知識、佛教儀式或佛法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