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知識

《佛本生鬘百集》施篇十本生之七菩薩本生鬘之阿噶達本生第七

供養人:張好

大士修行時,就算居苦行林也勤於以佈施和勇猛度日,更何況是居家?

據說,佛陀在過去身為菩薩時、為了利益世間所以不斷輪迴。

因為他的梵行清淨、如空中滿月,所以有一世曾投生於婆羅門階級。

他勤於學習了《吠陀》及世間的各種學問,名聲漸隆並接受許多供養,因此成為富裕之人。

讚曰:
善待親友客,尊師濟窮人,
施財使滿足,如雲下妙雨,
睿智及美名,樂施與勇猛,
德如中秋月,圓滿極明亮。

但是,他漸漸厭煩於世間的汲汲營營、並覺得所有的資產都是對寂靜心靈的攪擾,生活讓人感到無窮疲憊、毫不快樂。

他又看見了無欲的出家人,便對這樣適合修行的生活感到讚嘆,所以為了修習解脫之法,放下原有的家財、棄之如敝屣,然後出家修行。

他出家後仍因過去世俗上的名氣,故有許多人想供養他,紛紛聚集到他修行之處,如此喧囂讓他不得安寧,只好再重新尋找靜處。

最後,他到達一座位於南海中的「噶惹」島,有著蔚藍的海洋為伴,各處長滿樹木花草。

讚曰:
賢人修苦行,常居更莊嚴,
如月飾虛空,光明及燦爛。
其動靜安寧,持戒住林中,
弱者視為佛,禽獸咸圍繞。

 

他雖然在這樣的林間修行,但因為習慣佈施,所以只要有人經過便會奉上水果與清水待客,之後再食用客人剩下的食物以維持生存。

天界的帝釋天聽聞其事蹟後非常訝異,打算試探他是否堅定,便以法力隱藏了該地所有可以食用的果實。

然而,因為菩薩專注禪定故知足少欲,並不感到特別飢餓,因此在水果都消失後,他就撿些嫩葉煮食、配清水度日,靜心而居。

帝釋天對此情此景更加驚訝,又把所有的嫩葉和嫩草都隱藏起來,想試探這位行者的心是否會動搖。

只見菩薩撿了些只剩些許水分的黃葉煮食,毫無任何不悅,其心依舊滿足於禪定之樂,如飲下甘露的知足之人一般。

讚曰:
多聞者謙卑,巨財者大方,
居林者寡欲,功德殊勝嚴。

 

帝釋天發現這位行者的道心非常堅定、有點惱羞成怒,便趁菩薩在用餐時間,修完火供、觀察是否有客來訪時,變成一位婆羅門、急急忙忙來到菩薩面前。

菩薩見到他,開心地說:「你好你好!」並邀請他用餐,客人沈默不語、接受邀請;菩薩眼帶歡欣、面帶微笑、聲音悅耳地招待來客,將自己苦尋一天得到的所有食物都供奉給他,並因此感到非常滿足。

帝釋天連續三天,都變化成人前來乞食,菩薩也都喜悅地招待來客。

帝釋天因此感到欽佩不已,又想到菩薩如此勤奮苦修,若想成為三十三天之主、或想獲天界巨富根本唾手可得。

他因此緊張懷疑、立刻變回原本殊勝的天身,質問菩薩出家捨樂苦修的目的,認為菩薩勢必是為了某個遠大的目標、才會如此精進自律。

菩薩回答:「朋友請諦聽,我苦修原因:我為救世間,生老病死苦。」

帝釋天意識到菩薩並非為了搶奪他的財富,總算感到安心、也隨喜他的志向:「您有什麼我可以助您實現的願望?」

但是,菩薩意識到有求皆苦、知足為樂,所以回答帝釋天:「與願之神!我若有所求、早就自己追求,但身而為人、就算得到名聞利養家家庭富足等一切,若不知足、內心只會痛苦不已,所以騷動自心的貪念之風,是我願淨除的。」

帝釋天聽到他的觀點後、對其少欲知足更是敬仰,所以承諾為其滿願後、再度告訴菩薩:「善哉!善哉!你還有什麼願望,我真的都可以滿足你。」

菩薩不屑有所求、又想表達煩惱的難以對付,所以回答:「吉祥的帝釋天!如果你還希望滿足我的願望,那我希望瞋恨之毒遠離我,因為世人都是受到瞋恨的影響,才會失去一切、甚至失去快樂。」

帝釋天聽聞之後,驚奇不已,又稱讚修行者:「善哉!您值得讓人尊敬禮拜的僧侶、我會謹記您的啟示。」

 

菩薩又因其心無煩惱、所以不屑有求,更厭於常隨煩惱的愚人,所以說:「我不與愚人接觸、溝通,因為靠近他們會帶來痛苦、請您讓我與他們接觸時不會痛苦!」

帝釋天感到有些疑惑:「您難道不該特別利益窮人?愚人就是最落魄的窮人、豈不值得悲憫?您為何反而連看都不願看到他們?」

菩薩回答:「我實在能力不足、難以幫助他們,他們習慣追求於扭曲善惡,背離律儀和正直、真實想利益他們反而只會讓他們更混亂。

「他們的愚火會因智者的高傲態度而燃起,因此反感於智者的益言,智者又該如何利益這些懦弱魯莽之人?

「天王!所以人再怎麼慈悲,也難以協助愚人!我連看都不想看到他們。」

帝釋天回答:「善哉,善哉!你的觀察我很有共鳴!」然後對修行人獻上一捧香花,答謝其珍貴的開示。

 

菩薩為了彰顯有德者隨時安樂、所以請求帝釋天能夠讓他常見穩重之人,帝釋天回答:「你為什麼想見到穩重之人?穩重之人對你有何意義?請說來聽聽!」

菩薩為了強調有德者的珍貴,所以回答:「我只想見到穩重之人!我走在功德之道、所以想認識也走在道上,不說惡言只說善語、正值調柔,並且能夠引導我的人。

「我樂見他人的功德,這能讓我更勤於修行。」

帝釋天聽完後非常喜悅,再次答應會為他滿願:「我知道您早已知足安樂,但我實在很敬仰您、希望能幫助您,請收下我的心意,否則我會很不舒服。」

菩薩為了讓帝釋天歡喜,所以說:「你是清淨的佈施者、我是持戒者的有求者,所以請滿足我的願望!」

帝釋天立刻答應:「您言語已成就自然滿願之言!您所有的願望都會實現!」

菩薩又說:「天神之主!我還有個願望!若您希望幫助我,希望不要再來找我了!」帝釋天非常驚訝,忍不住說:「我有求時您願意見我、我來幫助您時您卻不願意,這是為何?」

菩薩回答:「我已滿足您的願望,所以請您別見怪、我也非出於不敬,但我知道您是因為看見我苦修、起了疑心,才會變出原形來此。」

帝釋天於是頂禮菩薩,然後轉身消失。

 

第二天早上,帝釋天帶了許多獨覺聖者來見菩薩、許多的天人們也都帶著佳餚美饌來供養他們。

讚曰:
奉佳肴飲食,供養大梵志,
能者得大樂,順苦行者法,
靜住禪定戒。

所以,連居苦行林者也勤於以佈施和勇猛度日,更何況是居家者?樂於佈施的居家者、即是美化自己的人生,值得受讚。

另,世尊過去世的善說都能成為自然滿願之言,更何況其成佛之後的教言、自然更是如此,如來功德值得受讚。

菩薩本生鬘之阿噶達本生第七終



回列表頁

相關熱門文章

訂閱電子報

訂閱羅卓仁謙電子報,一同加入上萬位朋友了解佛學知識、佛教儀式或佛法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