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知識

良好持戒之僧眾方為福田

一般佛寺中,接受信施捐贈的箱子往往都會寫上「福田箱」,為何叫做福田呢?
佛經上將「造善」與「佈施」等稱為「種福田」,這個譬喻很好理解:
當我們往田裡面種植稻苗,最後就能得到稻穀的豐收。
當然,種福田的時候,繼需要有良好的「稻苗」、也需要有良好的田。


那麼、何謂良好的田?
一般來說,持守戒律的出家人、就被稱為福田:
出家人所穿的袈裟又稱為「田相衣」,其設計上必須「割截田相」。
據說、這是佛陀為了要求出家人,提醒自己身上穿的衣服、代表自己是眾生的福田。
出家人為何足以作為福田?根據《寶行王正論》的說法:「眾德依戒住,如地長一切,勿宂瘦雜悕,佛說應常習。」
也就是說,因為出家人持守清淨的戒律、就足以作為「田」,而一畝田必須有些基本的條件必須具備,才是合格的持戒者、合格的「福田」。


既然「因為持戒」所以是「福田」,那佛法又有哪些戒律系統?
一般來說,藏傳佛法認為佛法有三大戒律系統:別解脫戒、菩薩戒、密咒戒,而同時持有這三重戒律的,只有藏傳密教的比丘行者。
當然,這並不代表持的戒律多、就一定比較清淨,就像阿底峽尊者曾說過,他不曾犯過別解脫戒、但幾乎每天都會大量的違背密咒戒。
然而,依照律典的要求,不論是從不犯戒、或是犯戒後能定期修整,則得名清淨。
因此,一個合格的寺院,若能為出家人提供持守三層戒律的環境、同時又能讓他們持續淨化戒律,則其自然是最為上品的福田。
大概是相較於一般的福田,至少有三倍收穫吧(?)



回列表頁

相關熱門文章

訂閱電子報

訂閱羅卓仁謙電子報,一同加入上萬位朋友了解佛學知識、佛教儀式或佛法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