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法的時代,認為所謂的「善辨諸法」仍然有個概念存在,並不是真正的智慧。
佛教要追求的智慧是能分辨真理與非真理的差異。所以僅僅只是讓心專注,到底能不能產生智慧去分辨諸法呢?
佛陀的證悟如何發生?由他所處的時代背景、人物,看見佛法智慧的原初
上一回,我們提到透過智慧而了解空性,了解自身的片面。 然而、空性的狀態、這能夠為我們帶來什麼效益呢? 停止:在痛苦的信念之前回到空性 之前我們提到「自信地認知到自己片面」能夠我為我們帶來寬坦的包容。 相對而言,抓取「信念」卻將為我們帶來痛苦與壓力。
有時遇到朋友很主觀的談論政治,我都會稍微停下來想「空性」這件事情。 空就是告訴我們,「主觀的認為」與「客觀的事實」不相符合,當你能了解你的認識不一定正確的時候,自然就會包容不一樣的聲音,這樣的人才是有自信的。 唯有當自信地知道我想的不一定正確,你想的也不一定正確,我們可以討論看看。 我想這就是智與悲的完美結合。
專注力能夠令人離於「恨與害」之毒後,我們要繼續討論「專注—智慧」之間的關聯。 關於專注力的培養,追根究柢就是為了進行所謂「分析」。 分析的目的是「瓦解我們這些概念」,就是去告訴你、所有與這些對象有關的標籤,都不過是你的主觀認識,只要將這些標籤拆除,就會發現事物本身的樣貌與你想像的不同。
我們的輪迴源於無明,也就是誤解,改變這樣的誤解就需要智慧。 而智慧的培養、就是從專注力開始,因為若連專注都沒辦法做到,那你要如何去改變你的想法?所以專注力的訓練與培養是非常重要的,而這被稱之為「道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