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知識

大乘佛法:念佛之易行道

「若菩薩欲於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當念是十方諸佛、稱其名號。」龍樹如此說道,也就是透過「念佛」而「唸佛」,終究能夠達成:「若人命終時,得生彼國者。」 相對於難行的道路、易行道的核心就是「念佛」。 透過念佛,令人此生得以漸漸成就佛的功德。更重要的是,在臨命終時、透過念佛而「往生淨土」。不過、要注意的是,這種「念佛」論並不是憑空出現的:前說原始佛法時代,六隨念中的第一個就是念佛、也有臨終念佛,可以讓人好好轉世的論證。

深且廣:大乘念佛法門特色

首先、原始佛法的念佛,就是釋迦牟尼佛、或是過去世的七佛,都是屬於「此世界」的佛。大乘時代所說的佛,在「空間維度」上拉寬了:不但是這個世界的佛,還可以憶念十方世界的十方佛,甚至可以選擇自己的去處、而決定自己要憶念哪一尊佛(想去東方世界就憶念東方的佛,依此類推。) 〈十住毗婆沙論・易行品〉中就說:「我禮是諸佛,今現在十方,其有稱名者,即得不退轉。」

大乘佛法:不應一生便盡諸結

在我的《辯經・理性的浪漫》中提到過,大乘佛法的源頭、根本上是不滿足於「不再轉世」的純消極狀態,他們希望有更高的積極性、追求更遠大的目標。 因此,在「出家、在家」兩系修行中,大乘佛法的價值觀是更偏向「在家」的。 比起「禪修—正觀—喜貪盡」這種需要投注一切成本的出家修行邏輯,大乘佛法更肌追求把時間分配在另一點、也就是「利益眾生上面」。

小乘佛法的轉世概念補充:死相現前、臨終一念

原始佛法的修行標準是:出家人以解脫為目標;在家人則以好的轉世去處為目標。 但是,關於「轉世」的概念在原始佛法時代的理論還處在極為雛形的型態,因此對於「轉世時」到底發生什麼事情,並沒有細膩、條列的解釋。 這些問題,在小乘佛法的時代得到根本性的解決。


訂閱電子報

訂閱羅卓仁謙電子報,一同加入上萬位朋友了解佛學知識、佛教儀式或佛法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