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可以做出家人的上師嗎?六個關鍵一次看懂
早在佛陀時代,「出家」的身分就是以追求離開輪迴為目的。在《大寶積經》中有一段故事,記載釋迦牟尼佛的同父異母弟弟難陀出家後,以追求投生天上,而非離開輪迴作為目的,因此受到僧團的排擠:「⋯⋯阿難陀曰:『誠有斯理。然仁行別道,我遵異路,是故相避。』答曰:『何謂我道?云何爾路?』答曰:『仁樂生天而修梵行,我求圓寂而除欲染。』」可見,在佛陀時代,追求解脫是僧侶的唯一責任與生活重心,而在家人大多扮演保護佛法、護持僧團的角色,透過護持僧侶解脫,種下不同的善根:有些得生人天、有些得證聖果,但可以說,在這個時代,居士是沒有教育出家人的資格的,並不是因為居士身分比僧侶卑劣,而是因為居士比較沒有機會掌握走向解脫的通盤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