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知識

佛陀的時代(4):佛陀其實不佛系?

眾所周知、經歷了29(一說30)年的豐衣足食的世俗生活後,悉達多在某天晚上離開宮城、選擇出家。出家,在當時而言也就是放棄親友、家人,踏上尋求真理的路途。

佛陀的時代(3):最初的僧團都是社會菁英?

佛陀成長的環境究竟為何?儘管佛陀在傳法的過程中對眾生不予以分別,但是在早期他的僧團成立、與釋迦族成員的參與有著密切的關係。

佛陀的時代(2):佛陀的家族是選舉制?

我們將討論佛陀與他的族人——釋迦族與跟佛教發展的關聯。我們將由:社會的、群體的、個人的,三個層次來進行探討。這個議題,能幫助我們更加具有背景知識的、了解並判讀佛法各種議題的探討背景。

佛陀的時代(1):阿羅漢不是佛教獨有?

與佛陀同一時期,有許多有名的思想家,統稱為「沙門主義」:在當時,沙門主義者,是對抗傳統婆羅門教權貴的新潮流。

密勒日巴並非苦行主義者

前兩篇文章介紹了「苦行主義」,本篇則要將此「苦行」做進一步的概念思考。 噶舉派重要祖師:密勒日巴,一般文獻中談到他以各種苦行進行禪定修煉。然而,他之所以苦行是為了徹底地投入禪定,不是為了折磨肉體。也就是說,他不是苦行,因為他其實是樂在其中──樂在訓練內心。 相較之下,苦行主義認為:「人心不需要訓練,因為心本來就是純潔的。」

苦行主義的觀點

苦行主義者 為什麼當時的修行者會想做苦行?為的是透過折磨肉體、解放心靈。 苦行是一種對身體的虐待、其中的重要特色就是遵守嚴格的道德基準。他們的觀念中認為身體、物質是不好的,而心靈是純潔的,所以透過折磨肉體,就可以讓心靈解放。

佛陀時代的苦行主義

「覺者」(Buddha)一詞的歷史意涵。 佛陀(Buddha)這個名詞,雖然已成了佛教的專用語,但本來其實是一個普通的名詞,就是覺者的意思、耆那教也使用。 佛陀出現的時代,是傳統的吠陀宗教已失去光輝,取而代之的新宗教權威尚未確立,許多思想家欲在心靈中發現真理,而不斷摸索著的時代。

沙門與婆羅門的差異

婆羅門與沙門之間,在思想、社會生活與修行層面,皆有幾個關鍵的差異: 首先,在思想上:婆羅門深信所謂的《吠陀》。《吠陀》系列經典是婆羅門教最高、最早的指導文獻。吠陀總共有四部,闡述婆羅門教的法律、世界觀、哲學觀與醫療體系。然而、沙門主義則是徹底揚棄吠陀,否認其權威與神聖性。可以說,婆羅門教是依循古典者,沙門主義則是尋求真理者。

佛教發生的思想背景:沙門主義

在佛陀的時代稍早前,北印度出現了沙門主義,對抗陳舊、源自雅利安人並腐敗的婆羅門主義。「沙門」一詞,指的是苦行者、乞食者,後來變成僧侶的稱呼,將所有的出家人都稱為「沙門」。


訂閱電子報

訂閱羅卓仁謙電子報,一同加入上萬位朋友了解佛學知識、佛教儀式或佛法價值觀